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裹蒸
(1).食品名。一说即粽子。南齐书·明帝纪:“太官进御食,有裹蒸。”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今之裹蒸,以餹和糯米,入香药、松子、胡桃仁等物,以竹籜裹而蒸之。” 唐 孙元晏 《咏史诗·齐明帝裹蒸》:“惜得裹蒸无用处,不如安霸取江山。” 明 王志坚 《表异录·饮食》:“南史‘大官进裹蒸’,今之角黍也。”
(2).包裹而蒸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蒸缹:“裹蒸生鱼,方七寸准,又云五寸准。豉汁煮秫米如蒸熊。生薑、橘皮、胡芹、小蒜、盐,细切,熬糝,膏油涂箬,十字裹之。糝在上,復以糝屈牖篸之。”
《國語辭典》:标签(標籤)  拼音:biāo qiān
贴在物品上的小纸片,通常印有制造者名称、商品的型态、种类、成分、价格、使用方法、有效期间及注意事项等。也作「标签」。
《漢語大詞典》:麦糕(麥餻)
食品名。用面粉做成的糕。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清明节:“节日,坊市卖稠餳、麦餻、乳酪、乳饼之类。”
《漢語大詞典》:风鱼(風魚)
(1).鱼名。 清 南怀仁 《坤舆图说外纪·海族》:“西 红海 内产风鱼,可以占风。国人晒乾,掛于房内,以其身首所向,即为风起之方。”
(2).食品名。风干的鱼。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元旦》:“酒餚则醃鷄腊肉,糟鶩风鱼。”
《國語辭典》:藕粉  拼音:ǒu fěn
磨乾藕入水浸之,沉淀成粉,或榨鲜藕取汁,使成粉,称为「藕粉」。富有营养,极易消化吸收。
《國語辭典》:肉脯  拼音:ròu fǔ
1.用肉类焙乾制成的丝绒状食品。如:「猪肉脯」、「牛肉脯」。《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曹真》:「初不知乏粮,甚怀踧踖。令致米一百斛,并肉脯、盐豉、大豆。」
2.人体。《南史。卷三二。列传。张邵》:「于海中遇风,终无惧色。方咏曰:『乾鱼自可还其本乡,肉脯复何为者哉!』」
《漢語大詞典》:咸解(鹹解)
用蟛蜞制作的食品名。
《漢語大詞典》:温朴
即榅桲。果品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温朴》:“温朴形如樱桃而坚实,以蜜渍之,既酸且甜,颇能下酒。”
分類:果品品名
《漢語大詞典》:筒粽
亦称“ 筒米 ”。亦称“ 筒饭 ”。 食品名。以菰叶裹黏米,类似后世的粽子。初学记卷四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进筒糉,一名角黍。”岁时广记卷二一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端午因古人筒米,而以菰叶裹黏米,名曰角黍,相遗。俗作糉。” 元 费著 《岁华记丽谱》:“五月五日,宴 大慈寺 ,设厅,医人鬻艾,道人卖符,朱索綵缕,长命辟灾之物,筒饭角黍,莫不咸在。”
分類:食品品名
《國語辭典》:礼单(禮單)  拼音:lǐ dān
1.载明礼节的帖单。
2.送礼物时开列名目的帖单。《红楼梦》第五六回:「说著,便将礼单送上去。」也作「礼帖」。
《漢語大詞典》:侧厚(側厚)
北宋 时面制食品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饼店:“凡饼店有油饼店、胡饼店……胡饼店即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碢、髓饼、新样、满麻。” 明 胡侍 《真珠船·侧厚》:“今 三原 市肆卖饼,有曰侧厚者。按东京梦华録:‘胡饼店卖宽焦、侧厚。’乃知其称有自。”
分類:食品品名
《國語辭典》:面筋(麵筋)  拼音:miàn jīn
一种食品。小麦粉和著水以洗去淀粉,剩下的蛋白质凝结成团者,称为「面筋」。《儒林外史》第二回:「俺前日听见说,荀家炒了些面筋,豆腐干送在庵里,又送了几回馒头,火烧。」
《國語辭典》:麻饼(麻餅)  拼音:má bǐng
用面粉制的饼,上洒胡麻。唐。白居易 寄胡饼与杨万州诗:「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通俗常言疏證。饮食。麻饼》引《后赵录》:「石季龙讳胡,改胡饼为麻饼。」也称为「胡饼」。
《國語辭典》:药典(藥典)  拼音:yào diǎn
一种国家或政府认可的专业机构所编纂的药品典籍,用于规范药品品质。内容包括药品(原料、赋型剂、剂型)的规格、鉴别、含量测定等。
《國語辭典》:锅巴(鍋巴)  拼音:guō bā
煮米饭时黏结在锅底上的一层烧焦的饭,通常呈微黄或黑色。《西游记》第五七回:「锅里还有些饭与锅巴,未曾盛了。」也称为「锅底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