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恻怛(惻怛)  拼音:cè dá
悲忧、哀伤。《后汉书。卷二○。祭遵传》:「征虏将军颍阳侯遵,不幸早薨。陛下仁恩,为之感伤,远迎河南,恻怛之恸,形于圣躬。」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哀吊》:「建安哀辞,惟伟长差善,行女一篇,时有恻怛。」也作「恻怆」。
《國語辭典》:哀痛  拼音:āi tòng
哀伤悲痛。《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痛未尽,思慕未忘。」《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孙权知陈武已亡,董袭又沉江而死,哀痛至切。」
《國語辭典》:恻怆(惻愴)  拼音:cè chuàng
悲忧、哀伤。晋。陆机门有车马客行〉:「借问邦族间,恻怆论存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哀吊》:「及相如之吊二世,全为赋体,桓谭以为其言恻怆,读者叹息。」也作「恻怛」。
分類:哀伤
《高级汉语词典》:凄恻
哀伤
分类:凄恻
《漢語大詞典》:哀摧
(1).哀伤;悲痛。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考异四:“遽罹祸变,弥剧哀摧。”
(2).指居丧之时。 宋 王禹偁 《代吕相公辞起复第二表》:“臣方处哀摧,忽闻恩命。”
《國語辭典》:悲摧  拼音:bēi cuī
哀伤。《周书。卷一一。列传。晋荡公护》:「顾视悲摧,心情断绝。」《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一三。古辞。焦仲卿妻》:「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分類:哀伤
《漢語大詞典》:悯伤(愍傷)
哀伤。汉书·盖宽饶传:“諫大夫 郑昌 愍伤 宽饶 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詆挫。”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祸,母子同命,愍伤于怀。” 宋 苏轼 《故尚服刘氏堂祭文》:“惟灵选备禁廷,服勤内职。逮兹沦谢,良用愍伤。馈奠之仪,哀荣兼至。”
分類:哀伤
《漢語大詞典》:凄惋(淒惋)
哀怨。世说新语·贤媛“ 桓宣武 平蜀” 刘孝标 注引《妒记》:“﹝郡主﹞见 李 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髮,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悽惋。”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於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悽惋,曲终自投河而死。”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二年:“上与 郭淑妃 思公主不已。乐工 李可及 作《叹百年曲》,其声悽惋。”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刘长卿集》,悽惋清切,尽羈人怨士之思。”
哀伤。 宋 陈恕可 《齐天乐·馀闲书院拟赋蝉》词:“琴丝宛转。弄几曲新声,几番凄惋。”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惟觉凄惋太甚耳。”
哀伤。红楼梦第二二回:“ 贾政 一闻此言,连忙答应几个‘是’,又勉强劝了 贾母 一回酒,方才退出去了。回至房中,只是思索,翻来復去,甚觉凄惋。” 柳青 《狠透铁》一:“他说得那样凄惋、伤心,弄得大伙哭笑不得。”
分類:哀伤哀怨
《漢語大詞典》:怜伤(憐傷)
哀伤。后汉书·锺离意传:“ 意 怜伤之,乃听 广 归家,使得殯歛。” 晋 陶潜 《拟古》诗之四:“荣华诚足贵,亦復可怜伤。”
分類:哀伤
《國語辭典》:凄婉(淒婉)  拼音:qī wǎn
形容声音悲伤而婉转。如:「凄婉的笛声,让听者潸然泪下。」
《漢語大詞典》:凄悲(悽悲)
哀伤。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有仙姬数十,奏诸异乐,婉转清亮,曲调悽悲,非人间之所闻听。”
分類:哀伤
《漢語大詞典》:悼伤(悼傷)
(1).哀伤。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 元帝 悼伤母 恭哀后 居位日浅而遭 霍氏 之辜,故选 嘉 女以配皇太子。”
(2).犹悼亡。
分類:哀伤悼亡
《漢語大詞典》:闵怜(閔憐)
哀伤。《楚辞·九辩》:“心閔怜之惨悽兮,愿一见而有明。” 王逸 注:“内自哀念,心隐惻也。”
分類:哀伤
《漢語大詞典》:怜悼(憐悼)
哀伤。南齐书·周颙传:“观其饮喙飞沉,使人怜悼,况可心心扑褫,加復恣忍吞嚼。”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学成而道益穷,年老而智益困。私自怜悼,悔其初心。”
分類:哀伤
《漢語大詞典》:余泣(餘泣)
指后人的哀伤。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盘柏,俟时而动;遐想 管 乐 ,远明风流。治国以礼,民无怨声;刑罚不滥,没有餘泣。” 张铣 注:“谓 亮 死,国人皆泣也。”
分類:后人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