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40,分90页显示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和袖
和蕃
响和
懿和
阴和
千和
说和
取和
郑和
和怿
和夷
和液
和喜
和从
和局
《國語辭典》:和袖  拼音:hé xiù
两手笼在袖子里。宋。吕南公老樵〉诗:「街东少年殊傲岸,和袖高扉厉声唤。」
《漢語大詞典》:和蕃
见“ 和番 ”。
《國語辭典》:和番  拼音:hé fān
古代指与外邦和平相处。如:「昭君和番」。
《漢語大詞典》:响和(響和)
应声相和。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望形表而影附,聆嘉声而响和。”
《漢語大詞典》:懿和
美善和谐。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恢崇祗庸烁德懿和之风,广彼搢绅讲习言諫箴诵之涂。”
《漢語大詞典》:阴和(陰和)
语本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后因以“阴和”为应贤者之邀而出仕的典故。三国志·魏志·管辂传:“令明使君方垂神幽藪,留精九皋, 輅 宜蒙阴和之应,得及羽仪之时。”
分類:贤者出仕
《漢語大詞典》:千和
多种原料合成的香。 南朝 梁简文帝 《华阳陶先生墓志铭》:“九节丽於空中,千和焚於地下。” 宋 张纲 《烧香三绝句》之三:“香添细炷焚千和,茶碾新芽试一旗。”自注:“千和香,出三洞珠囊。”
《國語辭典》:说和(說和)  拼音:shuō he
调解双方的争执。《孔子家语。卷五。入官》:「善政行易,而民不怨;言调说和,则民不变。」
《国语辞典》:取和  拼音:qǔ hé
促使和睦。《红楼梦》第五十二回:「这也是人情乖觉取和的常事。便不出去,有不是,与他何干。」
《国语辞典》:郑和(郑和)  拼音:zhèng hé
人名。(西元1371~1435)本姓马,小字三保,明云南人。成祖时为太监,赐姓郑,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东岸等处,开中外交通最远的航路,宣扬威德,海外诸国争来朝贡。时人称为三保太监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盛事。
《漢語大詞典》:和怿(和懌)
和悦。书·梓材:“肆王惟德用,和懌先后迷民。” 孔 传:“今王惟用德和悦先后天下迷愚之民。”先后,谓教导。艺文类聚卷四四引 三国 魏 杜挚 《笳赋》:“或緼緼以和懌,或悽悽以燋杀。”
《骈字类编》:和夷
书蔡蒙旅平和夷底绩
《漢語大詞典》:和液
(1).指人体中的元气和津液。《后汉书·蔡邕传》:“和液畅兮神气寧,情志泊兮心亭亭。” 李贤 注:“和液谓和气灵液也。”
(2).平缓的水。 宋 李长民 《广汴都赋》:“障洪 河 之浊流,导温 洛 之和液。”
《漢語大詞典》:和喜
和洽喜悦。史记·礼书:“古者太平,万民和喜。”释名·释言语:“安,晏也,晏晏然和喜无动惧也。”
《漢語大詞典》:和从(和從)
附和顺从。汉书·梅福传:“积尸暴骨,快心 胡 越 ,故 淮南 缘间而起,所以计虑不成而谋议泄者,以众贤聚於本朝,故其大臣势陵不敢和从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一:“此言 汉 多贤臣。故 淮南 大臣不敢与王俱叛。故曰:‘其大臣不敢和从也。’”
《國語辭典》:和局  拼音:hé jú
1.比赛或赌博的结果不分胜负。如:「跟你下棋盘盘和局,真没意思!」
2.议和的局势。如:「如今战争已呈和局,大家可松一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