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和璧  拼音:hé bì
楚人卞和所得的璞玉。参见「和氏璧」条。《文选。曹丕。与钟大理书》:「和璧入秦,相如抗节。」
分類:和璧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时楚人卞和自楚国山中得一玉璞,献给楚厉王,经玉工鉴定其为普通的石头,厉王以卞和撒谎欺骗,乃刖其左脚。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献,仍视为石头,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荆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终得一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也称为「和璧」。
《漢語大詞典》:随珠和璧(隨珠和璧)
随侯 珠与 和氏 璧的并称。传说古代 随国 姬 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因曰 随侯 珠,又称灵蛇珠。 楚 人 卞和 于 荆山 得一璞玉,先后献给 武王 、 文王 ,均以为石, 和 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 成王 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宝玉,因命之曰 和氏 璧。事见《韩非子·和氏》《淮南子·览冥训》。后以“随珠和璧”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汉书·西域传赞:“兴造甲乙之帐,落以 随 珠 和 璧。”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总论》:“看书画亦有三等,至真至妙为上等,妙而不真为中等,真而不妙为下等。上等为 随 珠 和 璧。”
分類:和氏
《漢語大詞典》:隋珠和璧
隋侯 之珠与 和氏 之璧。泛指珍宝。 明 何景明 《送五清先生赴浙江提学歌》:“ 隋 珠 和 璧世珍重,眼前点毁终难动。”参见“ 随珠和璧 ”。
分類:和氏珍宝
《漢語大詞典》:随珠和璧(隨珠和璧)
随侯 珠与 和氏 璧的并称。传说古代 随国 姬 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因曰 随侯 珠,又称灵蛇珠。 楚 人 卞和 于 荆山 得一璞玉,先后献给 武王 、 文王 ,均以为石, 和 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 成王 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宝玉,因命之曰 和氏 璧。事见《韩非子·和氏》《淮南子·览冥训》。后以“随珠和璧”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汉书·西域传赞:“兴造甲乙之帐,落以 随 珠 和 璧。”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总论》:“看书画亦有三等,至真至妙为上等,妙而不真为中等,真而不妙为下等。上等为 随 珠 和 璧。”
分類:和氏
《国语辞典》:和璧隋珠  拼音:hé bì suí zhū
和璧指和氏璧。参见「和氏璧」条。隋珠指隋侯救大蛇所获赠的明珠。参见「隋侯之珠」条。和璧隋珠比喻极为名贵的宝物。「隋」文献异文作「随」。唐。张廷圭〈因旱上直言疏〉:「去奇技淫巧,捐和璧随珠,不见可欲,使心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