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郢握
《文选·刘琨〈答卢谌诗并书〉》:“ 和氏 之璧,焉得独曜於 郢 握;夜光之珠,何得专玩於 随 掌。” 刘良 注:“ 郢 , 楚 地。 随 , 随侯 也。 和 璧明珠,虽出 随 楚 ,其宝玩亦不专在 随 楚 。此喻 諶 不得独留於 琨 处也。”后亦借指 和氏 璧。 唐 司空图 《擢英集述》:“况 牙 絃入契, 郢 握称珍,欣传赏奏之徵,免茹投光之嘆。”
分類:和氏
《漢語大詞典》:赵氏璧(趙氏璧)
亦作“ 赵王璧 ”。 和氏 璧的别称。 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自山中所得宝玉。 战国 时,为 赵惠文王 所得,故称。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 秦昭王 曾恃强遗书 赵王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蔺相如 奉璧出使,终于完璧归 赵 。“赵氏璧”遂以著称,并常为后人诗文所道及。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空班 赵氏 璧,徒乖 魏王 瓠。” 唐 李白 《古风》之五十:“夸作天下珍,却哂 赵王 璧。” 清 孙枝蔚 《旅兴》诗:“贵若 赵氏 璧,富若 猗顿 囷。”亦省称“ 赵璧 ”。 唐 方干 《送陈端公》诗:“ 随 珠此去方酬德, 赵 璧当时误指瑕。”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微之赠池纸并诗》:“篇终有意责 赵 璧,穷国恐误连城归。” 明 沈鲸《双珠记·珠传女信》:“看此物既着神奇,如 赵 璧有完期。”
《國語辭典》:完璧归赵(完璧歸趙)  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
蔺相如奉使秦国,交涉以和氏璧换取秦城时,识破秦国讹诈,巧妙的使璧安然回到赵国。典出《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后比喻物归原主。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一五出:「再休思重会兰房,那虏骑如云不可当。便得个完璧归赵也。」也作「归赵」、「原璧归赵」。
《漢語大詞典》:随珠和璧(隨珠和璧)
随侯 珠与 和氏 璧的并称。传说古代 随国 姬 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因曰 随侯 珠,又称灵蛇珠。 楚 人 卞和 于 荆山 得一璞玉,先后献给 武王 、 文王 ,均以为石, 和 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 成王 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宝玉,因命之曰 和氏 璧。事见《韩非子·和氏》《淮南子·览冥训》。后以“随珠和璧”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汉书·西域传赞:“兴造甲乙之帐,落以 随 珠 和 璧。”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总论》:“看书画亦有三等,至真至妙为上等,妙而不真为中等,真而不妙为下等。上等为 随 珠 和 璧。”
分類:和氏
《漢語大詞典》:隋珠和璧
隋侯 之珠与 和氏 之璧。泛指珍宝。 明 何景明 《送五清先生赴浙江提学歌》:“ 隋 珠 和 璧世珍重,眼前点毁终难动。”参见“ 随珠和璧 ”。
分類:和氏珍宝
《漢語大詞典》:随珠和璧(隨珠和璧)
随侯 珠与 和氏 璧的并称。传说古代 随国 姬 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因曰 随侯 珠,又称灵蛇珠。 楚 人 卞和 于 荆山 得一璞玉,先后献给 武王 、 文王 ,均以为石, 和 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 成王 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宝玉,因命之曰 和氏 璧。事见《韩非子·和氏》《淮南子·览冥训》。后以“随珠和璧”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汉书·西域传赞:“兴造甲乙之帐,落以 随 珠 和 璧。”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总论》:“看书画亦有三等,至真至妙为上等,妙而不真为中等,真而不妙为下等。上等为 随 珠 和 璧。”
分類:和氏
《漢語大詞典》:随璞(隨璞)
指 随侯 之珠与 和氏 之璧。 汉 焦赣 《易林·家人之遘》:“西行求玉,冀得 随 璞,反见兇恶,使我惊惑。”参见“ 随珠和璧 ”。
分類:和氏
《漢語大詞典》:随珠和璧(隨珠和璧)
随侯 珠与 和氏 璧的并称。传说古代 随国 姬 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因曰 随侯 珠,又称灵蛇珠。 楚 人 卞和 于 荆山 得一璞玉,先后献给 武王 、 文王 ,均以为石, 和 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 成王 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宝玉,因命之曰 和氏 璧。事见《韩非子·和氏》《淮南子·览冥训》。后以“随珠和璧”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汉书·西域传赞:“兴造甲乙之帐,落以 随 珠 和 璧。”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总论》:“看书画亦有三等,至真至妙为上等,妙而不真为中等,真而不妙为下等。上等为 随 珠 和 璧。”
分類:和氏
《国语辞典》:和隋之珍  拼音:hé suí zhī zhēn
和氏的璞玉,隋侯的明珠,皆为稀世的珍宝。比喻珍贵的物品。汉。班固〈答宾戏〉:「先贱而后贵者,和隋之珍也。」
《国语辞典》:荆山之玉(荆山之玉)  拼音:jīng shān zhī yù
荆山所产的玉石,即和氏璧。楚人和氏得玉璞于荆山,进献楚王,初不为王所信,致双足被刖,直到文王时方从玉璞中得到美玉的故事。见《韩非子。和氏》。后比喻资质美好。《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漢語大詞典》:呙氏(咼氏)
即 和氏 。《淮南子·说山训》:“ 咼氏 之璧, 夏后 之璜,揖让而进之以合欢,夜以投人则为怨。” 高诱 注:“咼,古和字。”
分類:和氏
《漢語大詞典》:白璧三献(白璧三獻)
楚 人 和氏 得玉璞,两献 楚王 ,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白璧三献”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明 何景明 《田子行》:“明珠暗投反按剑,白璧三献还遭刖。”
《漢語大詞典》:楚璧隋珍
指 和氏 璧与 隋侯 珠。喻杰出的人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想天朝罗网收豪儁,献皇家 楚 璧 隋 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