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好语(好語)
(1).赞扬、称颂的话。《史记·南越列传》:“且先王昔言,事天子期无失礼,要之不可以説好语入见。入见则不得復归,亡国之势也。” 唐 李贺 《沙路曲》:“沙路归来闻好语,旱火不光天下雨。” 王琦 汇解:“好语,谓民间称颂之语。”
(2).指仁义之言,善言。《世说新语·言语》“ 魏明帝 为外祖母筑馆於 甄氏 ” 刘孝标 注引《魏末传》:“帝置弓泣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復杀其子。’ 文帝 曰:‘好语动人心。’”
(3).佳音,好消息。 唐 白居易 《秋霖中奉裴令公见招早出赴会马上先寄六韵》:“素书传好语,絳帐赴佳期。” 宋 苏轼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诗之三:“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十一月旦日锁院赐酒及烛》:“光明坐觉幽阴破,温暖深知覆育长。明日白麻传好语,曼声微绕殿中央。”
(4).温和婉转的话。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秘书曲水砚》:“ 大受 以为士可死不可辱,欲委官而去, 郑 以好语调停之。”
(5).态度和悦地对人说话。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引经》:“有 王生 者,宅为人所夺,久不给直,讼於官。 陈 不能决,第好语曰:‘《毛诗》云:维鹊有巢,维鳩居之。 王秀才 独不能作鹊耶?’闻者笑之。”
(2).指仁义之言,善言。《世说新语·言语》“ 魏明帝 为外祖母筑馆於 甄氏 ” 刘孝标 注引《魏末传》:“帝置弓泣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復杀其子。’ 文帝 曰:‘好语动人心。’”
(3).佳音,好消息。 唐 白居易 《秋霖中奉裴令公见招早出赴会马上先寄六韵》:“素书传好语,絳帐赴佳期。” 宋 苏轼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诗之三:“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十一月旦日锁院赐酒及烛》:“光明坐觉幽阴破,温暖深知覆育长。明日白麻传好语,曼声微绕殿中央。”
(4).温和婉转的话。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秘书曲水砚》:“ 大受 以为士可死不可辱,欲委官而去, 郑 以好语调停之。”
(5).态度和悦地对人说话。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引经》:“有 王生 者,宅为人所夺,久不给直,讼於官。 陈 不能决,第好语曰:‘《毛诗》云:维鹊有巢,维鳩居之。 王秀才 独不能作鹊耶?’闻者笑之。”
《漢語大詞典》:柔脆
亦作“ 柔脃 ”。
(1).柔弱,软弱。《老子》:“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易·夬》“莧陆夬夬,中行无咎” 三国 魏 王弼 注:“莧陆,草之柔脃者也。” 宋 欧阳修 《寄生槐》诗:“檜惟凌云材,槐实凡木贱,奈何柔脆质,累此孤高榦。”《明史·徐贞明传》:“东南民素柔脃,莫任远戍。”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曹学士》:“每以帝子皆生深宫,身体柔脆,必须辅以药石。”
(2).柔而易折;软而易碎。 宋 王安石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之二:“无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穀皮乾。”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僕徒手与搏,觉其衣裳柔脆,如通草之心;肌肉虚鬆,似莲房之穰。”
(3).柔和婉转。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其一切清圆柔脆争奇鬭巧之作,别録一集,得六百餘闋,名曰《别调》。”
(1).柔弱,软弱。《老子》:“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易·夬》“莧陆夬夬,中行无咎” 三国 魏 王弼 注:“莧陆,草之柔脃者也。” 宋 欧阳修 《寄生槐》诗:“檜惟凌云材,槐实凡木贱,奈何柔脆质,累此孤高榦。”《明史·徐贞明传》:“东南民素柔脃,莫任远戍。”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曹学士》:“每以帝子皆生深宫,身体柔脆,必须辅以药石。”
(2).柔而易折;软而易碎。 宋 王安石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之二:“无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穀皮乾。”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僕徒手与搏,觉其衣裳柔脆,如通草之心;肌肉虚鬆,似莲房之穰。”
(3).柔和婉转。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其一切清圆柔脆争奇鬭巧之作,别録一集,得六百餘闋,名曰《别调》。”
《漢語大詞典》:柔婉
(1).柔顺。《周书·皇后传·宣帝杨皇后》:“后性柔婉,不妬忌。” 唐 张读 《宣室志》卷三:“ 刘氏 初以柔婉闻,凡数年,其后忽獷烈,自恃不可禁。” 清 沈起凤 《谐铎·恶饯》:“ 卢 以女德性柔婉,亦颇安之。”
(2).柔和婉转。 明 唐顺之 《〈东川子诗集〉序》:“西北之音慷慨,东南之音柔婉。”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那夜我照常卧在廊下,只有十二点钟光景,忽然柔婉的圣诞歌声,沉沉的将我从浓睡中引将出来。”
(3).犹柔美。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 梁桂林 , 扬州 人。年十五鬻於娼家,身小而柔婉,性和缓,灵秀能音律。” 清 徐瑶 《太恨生传》:“女虽支离憔悴,而柔婉之态,楚楚动人。”
(2).柔和婉转。 明 唐顺之 《〈东川子诗集〉序》:“西北之音慷慨,东南之音柔婉。”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那夜我照常卧在廊下,只有十二点钟光景,忽然柔婉的圣诞歌声,沉沉的将我从浓睡中引将出来。”
(3).犹柔美。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 梁桂林 , 扬州 人。年十五鬻於娼家,身小而柔婉,性和缓,灵秀能音律。” 清 徐瑶 《太恨生传》:“女虽支离憔悴,而柔婉之态,楚楚动人。”
《漢語大詞典》:喣谕(喣諭)
分類:和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