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悦穆
愉悦和乐。文子·精诚:“夫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漠恬惔,悦穆胸中,廓然无形,寂然无声。”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警蹕清夷,表里悦穆。”
《漢語大詞典》:易乐(易樂)
平易和乐。国语·周语下:“夫 旱 麓之榛楛殖,故君子得以易乐干禄焉。”
分類:平易和乐
《國語辭典》:凯泽(凱澤)  拼音:kǎi zé
1.和乐的恩泽。《宋书。卷六。孝武帝本纪》:「加国庆民和,独隔凯泽,益以惭焉。」《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敬顺惟新,仰昭先德,宜布凯泽,被乎亿兆。」
2.和乐欢畅。《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昆虫凯泽,回首面内。」也作「闿怿」。
《漢語大詞典》:游游
和乐貌。 宋 王禹偁 《北狄来朝颂》:“而后歌咏皇风,沐浴天泽如登春臺,如躋寿域,游游熙熙,乐不知斁。”
《漢語大詞典》:熙雍
和乐貌。 南朝 宋 何承天 《社颂》:“称物平赋,百姓熙雍。”
《国语辞典》:萚兮(萚兮)  拼音:tuò xī
《诗经。郑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萚兮,刺忽也。」或亦指述亲故和乐之诗。首章二句为:「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漢語大詞典》:洽熙
协和兴盛;和乐喜悦。 宋 沈辽 《德相所示论书聊复戏酬》诗:“朝廷方洽熙,四夷皆远慑。” 明 方孝孺 《越国公新庙碑》:“今者宠光下被,爵登上公,人神洽熙,云日润明,山川草木,亦有喜气。”
《漢語大詞典》:和利(龢利)
和乐安利。国语·周语下:“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龢利。”
《漢語大詞典》:乐熙熙(樂熙熙)
和乐的样子。川剧《谭记儿》第四场:“人间佳节乐熙熙,天上 嫦娥 冷凄凄。”
分類:和乐川剧
《漢語大詞典》:娭娭
和乐貌。 唐 元结 《补乐歌·九渊》:“生类娭娭兮,孰知其然?” 唐 元结 《二风诗·治风·至慈》:“至化之深兮,猗猗娭娭。”
《國語辭典》:俞俞  拼音:yú yú
从容自得的样子。《庄子。天道》:「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
分類:和乐愉快
《漢語大詞典》:宽乐(寬樂)
宽厚和乐。逸周书·谥法:“恭己鲜言曰静,宽乐令终曰静。”
分類:宽厚和乐
《國語辭典》:响音(響音)  拼音:xiǎng yīn
语言学上指比较响亮而能延长的音。包括元音、半元音与鼻音、边音、颤音、闪音等。如:a、e、o、iu、m、n、l、r等。
《國語辭典》:养怡(養怡)  拼音:yǎng yí
调养身心舒畅。《乐府诗集。卷五四。舞曲歌辞三。汉。曹操。龟虽寿》:「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國語辭典》:养和(養和)  拼音:yǎng hé
怡情适性,涵养平顺之气。《后汉书。卷三九。周磐传》:「昔方回、支父啬神养和,不以荣利滑其生术。」《晋书。卷六八。贺循传》:「或有遐栖高蹈,轻举绝俗,逍遥养和,恬神自足。」
《國語辭典》:淘淘  拼音:táo táo
水流的样子。也作「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