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0
词典
3
分类词汇
44
其它
13
共60,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履和
秉阳
焚和
和离
淳气
嘤鸟
乖沴
五和
柔训
滑和
损阴
武溪笛
暧乃
纷如烟
一团和气
《漢語大詞典》:
履和
践行中和之道。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履颂》
:“玉趾既御,履和蹈贞。”
分類:
践行
中和
和之
《漢語大詞典》:
秉阳(秉陽)
持阳和之气。
《
礼记·礼运
》
:“故天秉阳,垂日月。” 郑玄 注:“秉,犹持也,言天持阳气施生。” 前蜀
贯休
《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尧铭》
诗:“秉阳亭毒,不遑暇食。” 宋
王禹偁
《日月光天德赋》
:“日月焜煌,丽乎天兮秉阳。”
分類:
阳和
和之
《漢語大詞典》:
焚和
谓毁灭中和之性。
《
庄子·外物
》
:“利害相摩,生火甚多,众人焚和。” 郭象 注:“众人而遗利则和,若利害存怀,则其和焚也。” 成玄英 疏:“驰心利害,内热如火,故烧焰中和之性。” 清
姚鼐
《戊午九月十四日出云栖楼寺作》
诗:“焚和从一念,繫物沮高蹈。”
分類:
毁灭
中和
和之
《漢語大詞典》:
和离(和離)
(1).指古乐调和之钟、编离之磬,配置适当,发音和谐。
《
礼记·明堂位
》
:“ 垂 之和鐘, 叔 之离磬。” 郑玄 注:“和离,谓次序其声、县也。” 孔颖达 疏:“ 垂 之和鐘者, 垂 之所作调和之鐘; 叔 之离磬者, 叔 之所作编离之磬……声,解和也;县,解离也。言县磬之时,其磬希疏相离。”
(2).旧律指夫妻同意离异。
《唐律·户婚下》
:“若夫妇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
分類:
乐调
调和
和之
同意
离异
离之
配置
适当
夫妇
《漢語大詞典》:
淳气(淳氣)
淳和之气。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
:“假淳气之精微兮,幸备嬿以自私。” 宋
韩维
《和永叔小饮》
:“赋诗多雅言,嗜酒多淳气。”
分類:
淳和
和之
《漢語大詞典》:
嘤鸟(嚶鳥)
鸣声相和之鸟。 晋
陆云
《逸民赋》
:“丛木振颖,葛藟垂阴;潜鱼泳沚,嚶鸟来吟。”
分類:
鸣声
相和
和之
《漢語大詞典》:
乖沴
(1).不和之气,邪气。 宋
李纲
《中兴至言序》
:“譬犹康强之人,负持壮盛,蔑衞生调摄之经,得阴阳乖沴之疾。” 明
高启
《大水》
诗:“阴阳致乖沴,孰能究其然。” 清
戴名世
《忧庵记》
:“五行之乖沴入吾之膏肓,阴阳之颠倒蛊吾之志虑。”
(2).怪异;反常。 清
戴名世
《西狩获麟解》
:“六鷁退飞,鸜鵒来巢,虽其至乖沴,亦莫不书,而况获麟之大乎?”
分類:
不和
怪异
和之
反常
邪气
《漢語大詞典》:
五和
(1).土气和顺。谓气候暖和之时。
《
管子·幼官
》
:“五和时节,君服黄色,味甘味,听宫声,治和气。” 尹知章 注:“土生数五,土气和,则君顺时节而布政。”
(2).政治和谐的五种表现。
《
逸周书·大武
》
:“政有四戚五和……五和,一有天无恶,二有人无郄、三同好相同,四同恶相助,五远宅不薄。”
(3).谓五味调和。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
诗之三:“七均师无声,五和常主淡。” 任渊 注引
《淮南子》
曰:“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和焉。”
分類:
政治
土气
气和
五味
和顺
和谐
调和
气候
暖和
和之
《漢語大詞典》:
柔训(柔訓)
柔顺慈和之训。旧作女子闺范。
《旧唐书·音乐志三》
:“坤元光至德,柔训阐皇风。”
分類:
柔顺
和之
女子
《漢語大詞典》:
滑和
谓扰乱中和之道。
《
文子·守易
》
:“无益於性者,不以累德;不便於生者,不以滑和。”
《
庄子·德充符
》
:“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灵府。” 成玄英 疏:“滑,乱也。虽復事变命迁,而随形任化,淡然自若,不乱於中和之道也。” 汉
王充
《
论衡·异虚
》
:“生,寄也;死,归也。死,归也,何足以滑和,视龙犹蝘蜓也!” 晋
葛洪
《
抱朴子·广譬
》
:“爱恶未始有所繫,穷通不足以滑和。”
分類:
扰乱
中和
和之
《漢語大詞典》:
损阴(損陰)
谓抑制阴险不祥和之气。
《宋史·谢绛传》
:“固宜策告殃咎,变更理化,下罪己之詔,修顺时之令,宣羣言以导壅,斥近倖以损阴。”
分類:
抑制
阴险
险不
不祥
祥和
和之
《漢語大詞典》:
武溪笛
汉 马援 门生 爰寄生 善吹笛, 马援 作
《武溪深》
和之,叹水深湍急,涉渡艰难。后用为赠别之曲。 唐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
诗:“莫奏 武溪 笛,且登 仲宣 楼;亨通与否闭,物理相沉浮。”参见“ 武溪深 ”。
分類:
马援
门生
寄生
吹笛
和之
《漢語大詞典》:
武溪深
古歌曲名。 晋 崔豹
《
古今注·音乐
》
:“
《武溪深》
,乃 马援 南征之所作也。 援 门生 爰寄生 善吹笛, 援 作歌以和之,名曰
《武溪深》
。其曲曰:滔滔 武溪 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能临,嗟哉 武溪 多毒淫!”
分類:
古歌曲名
歌曲
《漢語大詞典》:
暧乃(曖廼)
象声词。相应和之声。 唐
刘言史
《潇湘游》
诗:“野花满髻粧色新,閒歌曖廼深峡里。”参阅 宋 姚宽
《
西溪丛语
》
卷上。
分類:
象声词
相应
应和
和之
《国语辞典》:
纷如烟(纷如烟)
拼音:
fēn rú yān
纷如云烟。比喻众多。唐。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唐文物之盛次叙相得之欢亦迭和之微旨也〉诗:「自开元至今,宗社纷如烟。」
分类:
如云
云烟
众多
皮日休
五百
褒美
一千
上述
唐文
文物
相得
得之
和之
《國語辭典》:
一团和气(一團和氣)
拼音:
yī tuán hé qì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二程语录》卷一七:「明道先生坐如泥塑人,接人则浑是一团和气。」《水浒传》第一九回:「王头领待人接物,一团和气,如何心地倒恁窄狭?」
分類:
一团
无原
原则
祥和
和之
则地
和气
相处
容态
态度
和蔼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