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76,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除命
命脉
命使
待命
命妇
前命
禀命
方命
命事
效命
命秩
托命
托命
共命
委命
《漢語大詞典》:除命
授官的诏令。 宋 苏辙 《论执政生事札子》:“臣窃见近者执政进拟 邓温伯 为翰林学士承旨,除命一下,而中书舍人不肯撰词,给事中封还詔书。”
分類:诏令
《國語辭典》:命脉(命脈)  拼音:mìng mài
生命及血脉。比喻影响生存、发展的最根本条件。如:「经济发展是国家生存的命脉。」
《漢語大詞典》:命使
任命使者。晏子春秋·杂下六:“ 齐 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新唐书·礼乐志八:“册后……其日,临轩命使,如纳采。”
分類:任命使者
《國語辭典》:待命  拼音:dài mìng
等候上级的命令。《左传。文公十五年》:「立于朝以待命,许之取而殡之。」宋。苏轼《应诏集。策别九》:「拱手而待命者,足相摄乎其庭。」
《國語辭典》:命妇(命婦)  拼音:mìng fù
受有封号的妇人。《仪礼。丧服》:「为大夫命妇者,唯子不报。」《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遂斩刘琰,自此命妇不许入朝。」
《骈字类编》:前命
晋书羊祜传策曰赏不失劳国有彝典宜增启土宇以崇前命 宋书武帝纪元熙元年正月诏遣大使徵公入辅又申前命进公爵为王
《國語辭典》:禀命(稟命)  拼音:bǐng mìng
承受命令。《左传。闵公二年》:「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也作「禀令」。
《國語辭典》:方命  拼音:fāng mìng
违命。《汉书。卷一○○。叙传下》:「孝景莅政,诸侯方命,克伐七国,王室以定。」《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方命是逆人之言,执拗是执己之性。」
《漢語大詞典》:命事
安排职事。国语·鲁语上:“今命臣更次於外,为有司之以班命事也,无乃违乎!” 韦昭 注:“言有司以位次命职事於臣。”
《國語辭典》:效命  拼音:xiào mìng
奋不顾身,全心投入去做。《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文选。曹植。求自试表》:「窃不自量,志在效命。」
《漢語大詞典》:命秩
犹官爵。 唐 吕温 《道州刺史厅后记》:“若冠綬命秩之差,则有格令在;山川风物之辨,则有图牒在。” 宋 曾巩 《王瑛杨宗立三班借职制》:“是用从尔之请,锡之命秩。”
分類:官爵
《國語辭典》:托命(託命)  拼音:tuō mìng
托付身命。《文选。蔡琰。悲愤诗二首之一》:「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
《漢語大詞典》:托命
托寄生命。 宋 陆游 《病中作》诗:“俗巫医不艺,呜呼安托命?”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三》:“大哉神器,亿万生灵之所托命也。” 茅盾 《杂感二题·二丑角》:“纳粹大小头目正在‘西线’的盟军占领的城市中,找得了最安全保险的托命之所。”
《漢語大詞典》:共命
命运与共。 郭沫若 《念奴娇·怀念周总理》词:“光明磊落,与导师,协力、同心、共命。”
敬从命令。共,通“ 恭 ”。国语·鲁语下:“子计其利者,小国共命。” 韦昭 注:“共,敬从也。”
《國語辭典》:委命  拼音:wěi mìng
1.效命。《三国志。卷一四。魏书。刘放传》:「将军宜投身委命,厚自结纳。」
2.任凭天命。《文选。班固。答宾戏》:「慎脩所志,守尔天符。委命供己,味道之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