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名字 拼音:míng zi
1.姓与名。《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后来这几位宗师,不知怎的,看见门生这个名字,就要取做一等第一,补了廪。」《老残游记》第二回:「这白妞名字叫做王小玉,此人是天生的怪物!他十二、三岁时就学会了这说书的本事。」
2.人的称号,不包含姓氏。《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目连变文》:「贫道少生,名字号曰罗卜。父母并遭衰丧,我自投佛出家。」《西游记》第一回:「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
2.人的称号,不包含姓氏。《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目连变文》:「贫道少生,名字号曰罗卜。父母并遭衰丧,我自投佛出家。」《西游记》第一回:「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
《國語辭典》:名字 拼音:míng zì
《漢語大詞典》:着称(著稱)
《國語辭典》:成名 拼音:chéng míng
1.获得美名。旧指科举中第。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你为甚在十年窗下无人问?只图个一举成名天下知。」《红楼梦》第八回:「秦钟此去,学业料必进益,成名可望。」
2.因特殊成就、事迹而得名。如:「他一生育才无数,因而成名于教育界。」。《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或为刀剑所伤,魄归长夜:生则有勇,死则成名。」
3.命名。《周礼。地官。媒氏》:「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4.美名、盛名。《礼记。哀公问》:「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荀子。非十二子》:「成名况乎诸侯,莫不愿以为臣。」
2.因特殊成就、事迹而得名。如:「他一生育才无数,因而成名于教育界。」。《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或为刀剑所伤,魄归长夜:生则有勇,死则成名。」
3.命名。《周礼。地官。媒氏》:「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4.美名、盛名。《礼记。哀公问》:「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荀子。非十二子》:「成名况乎诸侯,莫不愿以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