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是味儿(不是味兒)
(1).味道不正。如:这个菜妙得不是味儿。如:他的民歌唱得不是味儿。
(2).不对头;不正常。如:他的行为,我越看越不是味儿。
(3).心里感到不好受。 老舍 《四世同堂》二九:“ 刘师傅 怪不是味儿的笑了。‘我早就想走!可是,老婆交给谁呢?再说,往那儿走?腰中一个大钱没有,怎么走?’”
《漢語大詞典》:杓口
指厨师的烹调技术或菜肴味道。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他先请我到了 前门 东里一个窄衚衕子里一间门前的一个小楼儿上去吃饭,説叫做什么青阳居,那杓口要数京都第一。”如:他尝了尝杓口,还真不错,难得荤素都好吃。
《國語辭典》:别有风味(別有風味)  拼音:bié yǒu fēng wèi
1.形容食物味道美好,另有一种特色,不同寻常。清。王韬《瀛壖杂志》卷一:「蕹菜一种亦来自异域,茎肥叶嫩,以肉缕拌食,别有风味。」
2.另有一种韵味、特色。《镜花缘》第六八回:「若到桂花盛开之时,衬著四围青翠,那种幽香都从松阴中飞来,尤其别有风味,所以又名:『松涛桂液之轩』。」
《國語辭典》:尝鼎一脔(嘗鼎一臠)  拼音:cháng dǐng yī luán
品尝锅中的一块肉,就可以知道整锅食物的滋味。语本《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后比喻可由部分推知全体。宋。王安石 回苏子瞻简:「馀卷正冒眩,尚妨细读,尝鼎一脔,旨可知也。」
分類:味道知道
《漢語大詞典》:酢歰
谓味道又酸又涩。歰,同“ 涩 ”。 徐珂 《清稗类钞·植物·海棠木瓜》:“实较寻常木瓜大者约十分之二,香澹永,微酢歰。”
分類:味道
《國語辭典》:是味儿(是味兒)  拼音:shì wèi ér
1.合味、美味。如:「菜做得是味儿。」「唱得很是味儿。」
2.心里感觉舒服、好受。如:「听了好友这番窝心的话,心里更是味儿。」
《國語辭典》:瓤口儿(瓤口兒)  拼音:ráng kou ér
俗称瓜瓤的味道为「瓤口儿」。如:「这个西瓜瓤口儿真不错。」
分類:味道
《國語辭典》:热辣辣(熱辣辣)  拼音:rè là là
1.温度很高,口味很辣。如:「我盛了一碗热辣辣的酸辣汤,等一下快吃饱时再喝。」
2.形容正当其时或事过不久。《孽海花》第二六回:「二位伯伯想,热辣辣不满百天的新丧,怎么能把死者心爱的人让他出这门呢?」
3.形容情绪激动。如:「读到人类为民主而奋斗的历史,心中都热辣辣的,敬佩这些人充满理想的精神。」
《國語辭典》:三月不知肉味  拼音: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
孔子在齐国听得韶乐,三个月吃肉都不知味道。典出《论语。述而》。比喻专心一意,全神贯注。《老残游记》第二回:「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澈些!」
《漢語大詞典》:口胃
(1).对某种菜肴、味道的爱好。 老舍 《维生素》:“他的口胃太高了!”《花城》1981年第3期:“那主人更是向 小红 不停地招呼,说是没有好菜……不合 江 南人的口胃。”
(2).引申为爱好。 马南邨 《燕山夜话·主观和虚心》:“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现许多符合自己口胃的材料;而对于不合自己口胃的材料和意见,就看不进去,也听不进去。”
《漢語大詞典》:美味佳肴
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例如:一顿美味佳肴…还有雪利酒。
精致可口的饭菜。例如:准备摆在国王面前的美味佳肴。
味道鲜美的食品。例如:分开坐着,大口嚼他自已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