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周知裕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4 【介绍】: 五代时幽州人,字好问。初为刘仁恭骑将。后归后梁,为归化军指挥使。后梁亡,降后唐,累官安州留后。所居有善政,改革弊俗。罢为右神武统军。卒官。
周知微 朝代:后唐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八
知微。后唐长兴二年官刑部郎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周知微,字明老,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为晋州县尉,至京求教授不得,一夕而卒。事见《嘉泰吴兴志》卷一七、《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三。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周郔,字知和,海陵(今江苏泰州)人。煇从叔。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为吴江尉。有《垂虹诗话》,已佚。事见《渭南文集》卷四二《入蜀记》、《清波杂志》卷八。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简介
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櫆寿,又名周奎绶,后改名周作人,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漢語大詞典》:周知(週知)
遍知。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 郑玄 注:“周,犹徧也。”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太祖 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 徐迟 《入峡记》:“如所周知, 三峡 象一个瓶颈, 南津关 是它的瓶口。”
遍知;尽知。 明 归有光 《上王都御史书》:“若夫取之於临时,处极贵之地,而欲以週知天下之人材,不能如其取於素之为裕也。”
分類:周知尽知
《國語辭典》:众所周知(眾所周知)  拼音:zhòng suǒ zhōu zhī
大家都知道。如:「在地方上,他是众所周知的大善人。」
《漢語大詞典》:众所共知(衆所共知)
为众人所知晓、熟悉。 宋 司马光 《言张方平札子》:“ 方平 文章之外,更无所长,姦邪贪猥,众所共知。”亦作“ 众所周知 ”。 袁静 《伏虎记》第五四回:“小秀才的表演是众所周知,人所公认的,只是报了个题目,就赢得了一阵掌声。” 薛暮桥 《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统筹安排》:“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发展工农业生产更好地来改善人民生活,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分类字锦》:周知地域
宋史职官志兵部尚书掌兵卫武选车辇甲械厩牧之政令以天下郡县之图而周知其地域
分类:兵部
《国语辞典》:如所周知  拼音:rú suǒ zhōu zhī
事实的真相,正如众人所知的一样。
《漢語大詞典》:备知(備知)
周知;尽知。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三:“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 清 姚鼐 《扬雄太玄目录序》:“盖彼不备知圣人之道,而以所窥於老氏者为同乎,於是作《太玄》以拟而无慙也。”
分類:周知尽知
《漢語大詞典》:贵知(貴知)
谓贵在周知下情。 明 王文禄 《求志编》卷一:“守令之法必贵知,故曰知县、知府,通一县一府周知之也。”
贵在有智慧。知,“ 智 ”的古字。国语·吴语:“危事不可以为安,死事不可以为生,则无为贵知矣。” 韦昭 注:“言人不能以危易安,以死易生,则何贵於知矣。”
《漢語大詞典》:周尽(周盡)
(1).谓周知万物,穷尽其理。庄子·则阳:“圣人达绸繆,周尽一体矣。” 成玄英 疏:“夫智周万物,穷理尽性,物我不二,混同一体也。”
(2).周详。 唐 薛调 《无双传》:“花牋五幅,皆 无双 真迹,词理哀切,叙述周尽。” 宋 曾巩 《史馆申请三道》:“所贵祖宗功德,传布方册,得以周尽。”
《漢語大詞典》:县法(縣法)
亦作“ 县灋 ”。 古代公布法令,皆悬在阙下,使众周知,故称颁布法令为“县法”。汉书·食货志下:“夫县法以诱民,使之陷阱,孰积於此。”
亦作“ 县灋 ”。 县邑之政令。灋,古“法”字。周礼·秋官·方士:“以时脩其县灋。” 郑玄 注:“县法,县师之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