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八鸾锵
 
相忘八鸾鸣

相关人物
周宣王


《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三〈大雅·荡之什·烝民〉~674~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禦。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唐·孔颖达疏:「八鸾之声又锵锵然而鸣。所以为此行者。王命仲山甫以此车马令乘之而行,往筑城于彼东方之国。谓使之城齐也。」
《毛诗正义》卷二十之三〈商颂·烈祖〉~79~
汉·郑玄笺云:「鸾在镳,四马则八鸾。」
典故
相关人物
周宣王
 
尹吉甫


《诗经·大雅·嵩高·序》
「尹吉甫美宣王也。天下复平,能建国亲诸侯,褒赏申伯焉。」《蒸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蒸民·序》:「尹吉甫美宣王也。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韩奕。序》:「尹吉甫美宣王也,能锡命诸侯。」《江汉·序》:「尹吉甫美宣王也,能兴衰拨乱,命召公平淮夷。」

例句

还闻吉甫颂,不共郢歌俦。 张九龄 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

山公启事罢,山公启事罢。 张九龄 奉和吏部崔尚书

还成吉甫颂,赠荅比瑶华。 李嘉祐 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即事呈元相公

长吟吉甫颂,朝夕仰清风。 王维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时为右补阙)

能为吉甫颂,善用子房筹。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陈希烈)

典故
江汉美宣王

相关人物
尹吉甫
 
周宣王


《诗经·大雅·江汉·序》
「《江汉》,尹吉甫美宣王也。能兴衰拨乱,命召公平淮夷。」

例句

吉甫裁诗歌盛业,一篇江汉美宣王。 杜牧 奉和白相公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三相公长句四韵

典故
相关人物
周宣王


《周礼注疏》卷三〈天官冢宰·小宰〉~46~
正岁,帅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法,徇以木铎,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汉·郑玄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使明听也。木铎木舌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

例句

首路回竹符,分镳扬木铎。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

典故
相关人物
周宣王


《庄子集释》卷七上〈外篇·达生〉~654~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列子集释》卷二〈黄帝篇〉~86~
纪渻子为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影向。」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耳。」

简释

木鸡:喻呆笨发愣,或指修养极高。唐张枯《送韦正字[木片]贯赴制举》:“木鸡方备德,金马正求贤。”

典故
休道太原师

相关人物
周宣王


《国语》卷一《周语上》
「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三国吴·韦昭注:「料,数也。」

例句

汉武惭夸朔方地,周宣休道太原师。 杜牧 今皇帝陛下一诏徵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睹圣功辄献歌咏

《国语辞典》:周宣王  拼音:zhōu xuān wáng
帝号。姓姬名静。在位四十六年。厉王之子。曾北伐猃狁,南征荆蛮、淮夷、徐戎,重振周室声威,完成中兴大业。
《漢語大詞典》:吉甫
指 周宣王 贤臣 尹吉甫 。又称 兮伯吉父 。姓 兮 ,名 甲 ,字 伯吉父 (父一作甫),尹是官名,曾率师北伐 玁狁 至 太原 。遗物有《兮甲盘》诗·小雅·六月:“文武 吉甫 ,万邦为献。”后代诗文中多以之作贤能宰辅的典型。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察之上代,则 奚斯吉甫 之徒鸣玉鸞於前。” 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救文之弊,自相公之造也。当有 吉甫 辈,颂君之德。” 清 钱谦益 《益都任氏寿宴序》:“《六月》之诗,美 吉甫 之燕喜,受祉来归。”
《漢語大詞典》:山甫
即 仲山甫 。 周宣王 时的贤臣。后因用以代称贤臣。 三国 魏 曹操 《善哉行》:“智哉 山甫 ,相彼 宣王 。” 晋 卢湛 《赠刘琨》诗:“ 伊陟 佐 商 , 山甫 翼 周 。” 唐 魏知古 《春夜寓直凤阁怀群公》诗:“夙夜怀 山甫 ,清风咏所思。”
《漢語大詞典》:周宣
即 周宣王 。 汉 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 周宣 之盛,亦讎大邦。”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昔 周宣 惰千亩之礼, 虢公 纳諫。” 李善 注:“国语曰: 宣王 即位,不藉千亩, 虢文公 諫曰:‘夫民之大事在农。’”文选·刘孝标〈辩命论〉:“ 周宣 祈雨,珪璧斯罄。” 刘良 注:“ 周宣王 大旱祈雨,罄尽珪璧於神明而雨不至。” 明 张居正 《考满谢手勅加恩疏》:“嘉乃丕绩,居然 虞 廷让美之风;惟公德明,蔼矣 周宣 毗贤之命。”
分類:周宣王
《漢語大詞典》:方叔
周宣王 时贤臣。《诗·小雅·采芑》:“显允 方叔 ,征伐 玁狁 , 蛮荆 来威。” 郑玄 笺:“ 方叔 先与 吉甫 征伐 玁狁 ,今特往伐 蛮荆 ,皆使来服於 宣王 之威,美其功之多也。”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以 方叔 、 邵虎 之臣,镇卫四境,为国爪牙者,可谓当矣。”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缉熙王旅,兼 方叔 之望。”
《漢語大詞典》:仲山
(1).指 仲山甫 。 周宣王 时著名的大臣。见诗·大雅·烝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吕望 铭功於 昆吾 , 仲山 鏤绩於庸器,计功之义也。” 唐 张九龄 《祭张燕公文》:“故能羽翼 圣后 ,丹青元化,陈 皋陶 之謨谋,尽 仲山 之夙夜。”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上:“ 丁晋公 之南迁也,行过 潭州 ,自作《斋僧疏》云:‘补 仲山 之袞,虽曲尽於巧心;和 傅説 之羹,实难调於众口。’”
(2).山名。在 陕西省 泾阳县 西北。传说 汉高祖 兄 刘仲 葬其地。 唐 唐彦谦 有《仲山》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二·西安府上·泾阳县》:“ 中山 …… 汉 元鼎 初,获寳鼎於 汾阴 ,荐之 甘泉 ,鼎至 中山 ,氤氲有黄气盖焉,俗譌为 仲山 ,云 汉高祖 兄 仲 居此。”
《國語辭典》:虎拜  拼音:hǔ bài
召穆公名虎,周宣王时,讨平淮夷之乱有功,宣王赐以山川土田,召穆公拜稽首而谢,故后称臣下朝拜天子为「虎拜」。《诗经。大雅。江汉》:「虎拜稽首,天子万年。」《幼学琼林。卷一。朝廷类》:「皇帝即位曰龙飞,人臣觐君曰虎拜。」
《国语辞典》:史籀  拼音:shǐ zhòu
1.周宣王的太史。名籀,姓氏不详,故称为「史籀」。也称为「太史籀」。
2.史籀篇的简称。参见「史籀篇」条。
《漢語大詞典》:崧岳(崧嶽)
亦作“ 崧岳 ”。
(1).指诗·大雅·崧高。旧说为 周 卿士 尹吉甫 赞美 周宣王 之作。诗中有“崧高维岳,骏极于天”之句。后因以“崧岳”褒美别人的文词。 宋 范仲淹 《又用前韵谢晏尚书以近著示及》:“ 崧岳 词欺 甫 , 甘泉 价掩 杨 。”
(2).即嵩山。 明 何景明 《昔游篇》:“回首向 崧岳 , 少室 高嶙峋。”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窃以为轻尘难语於 崧岳 之高,爝火奚裨於阳乌之炤者也。”
《漢語大詞典》:吉甫颂(吉甫頌)
周 代贤臣 尹吉甫 所作赞美 周宣王 之颂歌。相传诗·大雅中之《崧高》《烝民》《韩奕》《江汉》等篇皆是。后以指宰辅颂君之作。 唐 李嘉祐 《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即事呈元相公》:“还成 吉甫 颂,赠答此瑶华。” 唐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能为 吉甫 颂,善用 子房 筹。”参见“ 吉甫 ”。
《漢語大詞典》:吉甫
指 周宣王 贤臣 尹吉甫 。又称 兮伯吉父 。姓 兮 ,名 甲 ,字 伯吉父 (父一作甫),尹是官名,曾率师北伐 玁狁 至 太原 。遗物有《兮甲盘》诗·小雅·六月:“文武 吉甫 ,万邦为献。”后代诗文中多以之作贤能宰辅的典型。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察之上代,则 奚斯吉甫 之徒鸣玉鸞於前。” 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救文之弊,自相公之造也。当有 吉甫 辈,颂君之德。” 清 钱谦益 《益都任氏寿宴序》:“《六月》之诗,美 吉甫 之燕喜,受祉来归。”
《國語辭典》:木铎(木鐸)  拼音:mù duó
1.金口木舌的铜铃,古代施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招众注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明。朱权《卓文君》第一折:「常言道时来木铎也叮当响,时不至呵兰麝也不生香。」
2.指宣扬教化的人。《论语。八佾》:「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國語辭典》:木鸡(木雞)  拼音:mù jī
1.用木制作的鸡。《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2.形容人呆滞不灵活,或受惊吓得没了主意的样子。如:「他刚刚受到惊吓,现在整个人如木鸡般的失了魂。」《聊斋志异。卷四。促织》:「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