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告示  拼音:gào shì
把自己的意思告晓他人。《荀子。荣辱》:「仁者好告示人,告之示之,靡之儇之。」
《國語辭典》:告示  拼音:gào shi
政府于特定的公共处所招贴的文书或通告。《文明小史》第二回:「目下只求大人多发几张告示,预先晓谕地方上的百姓。」
《国语辞典》:无头告示(无头告示)  拼音:wú tóu gào shì
意向不明的文告。亦指不得要领的官样文章。
《漢語大詞典》:红告示(紅告示)
旧时新官上任时的红纸公告。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发到任示》:“先发上任红告示,即发一牌。”
《國語辭典》:安民告示  拼音:ān mín gào shì
旧时藉以安定民心的政事布告。
《漢語大詞典》:肉告示
方言。谓到处宣扬,犹言活布告。 沙汀 《替身》:“你赶紧去热点饭吃!吃了好去借枪,找人,今天晚上就动手……不过,我给你说,没要当肉告示哇?!” 沙汀 《淘金记》二二:“‘呵,我再说一遍,不要到处唱哇!’‘完了!那就成了肉告示了!’‘对,年轻人就要嘴稳才好!’”
《國語辭典》:没头告示(沒頭告示)  拼音:méi tóu gào shì
匿名信。《水浒传》第六三回:「当时梁中书看了没头告示,便唤王太守到来商议。」也作「没头帖子」。
《國語辭典》:布告  拼音:bù gào
1.通告大众。如:「布告县民周知。」《三国演义》第二回:「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赏赐。」也作「布告」。
2.张贴出来以通告大众的一种文书。如:「门口贴了一张吉屋出租的布告。」也作「布告」。
《漢語大詞典》:告谕(告諭)
(1).晓喻;晓示。史记·殷本纪:“ 盘庚 乃告諭诸侯大臣。”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问讯残疾,告諭礼仪。” 宋 范仲淹 《答赵元昊书》:“大王告諭诸蕃首领,不须去父母之邦。”明史·太祖纪一:“遣儒士告諭父老,劝农桑。”
(2).指告示,布告。 郑振铎 《止水的下层》:“到了征服者在入城张贴停止杀戮抢略的告谕时,民众却蜂拥的回家。”
《國語辭典》:晓示(曉示)  拼音:xiǎo shì
1.明白告知,使人领会。《魏书。卷五九。萧宝夤传》:「乃请丧居斩衰之服,澄遣人晓示情礼,以丧兄之制,给其齐衰,宝夤从命。」也作「晓喻」、「晓谕」。
2.布告。《水浒传》第四回:「你须不瞎,也见库局里贴的晓示:『但凡和尚破戒吃酒,决打四十竹篦,赶出寺去。』」也作「晓字」。
《國語辭典》:出示  拼音:chū shì
1.拿出物件给人看。如:「昨天李兄来访,出示一副李可染仕女画作,笔意生动,令人爱不释手。」
2.告示。《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得表,出示大臣。」《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恐有无知小民在左近樵采作践,晚生还要出示晓谕。」
分類:出示告示
《國語辭典》:标榜(標榜)  拼音:biāo bǎng
1.揭示、品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未过有所通,为谢标榜诸义,作数百语。」南朝梁。钟嵘 诗品序:「欲为当世诗品,口陈标榜,其文未遂,嵘感而作焉。」
2.表扬、称赞。《大宋宣和遗事。利集》:「盗我儒名,高自标榜。」《文明小史》第四五回:「更有些无知无识的人,恭维他是胆识俱优之人,他也落得借此标榜。」也作「标榜」。
《國語辭典》:标榜(標牓)  拼音:biāo bǎng
1.写有文字的木牌。唐。柳宗元〈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萝葛绵层甍,莓苔侵标榜。」
2.书写或张贴告示。《北史。卷三八。裴佗传》:「所居宅洿下,标榜卖之。」
3.表扬、称赞。《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标榜风流,远明管乐。」也作「标榜」。
《國語辭典》:榜文  拼音:bǎng wén
官府揭示的文告。《薛仁贵征辽事略》:「英公令长安市心立起义军旗,旗下张挂榜文。」《水浒传》第二三回:「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著一张印信榜文。」
分類:榜文告示
《漢語大詞典》:贴子(貼子)
典押儿子。南齐书·周颙传:“亦有摧臂斮手,苟自残落,贩佣贴子,权赴急难。”
(1).柬帖。 清 李渔 《意中缘·卷帘》:“待我明日写一个贴子送到兵马司去,打断你的狗筋。”
(2).告示。 王汶石 《风雪之夜·大木匠》:“你,出个贴子吧!上头写明:是男是女,多大年纪,长胡子没长,穿的啥袄啥裤,几时出走。”
(3).即贴子词。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九:“翰苑岁供禁中立春、端午贴子,前后多矣,率多拟效旧语,故少新意。”参见“ 贴子词 ”。
《漢語大詞典》:贴子词(貼子詞)
指 宋 时遇佳节,命词臣撰写黏于宫中壁上的诗词。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贴子词》:“按贴子词者,宫中黏贴之词也。古无此体,不知起於何时。第见 宋 时每遇令节,则命词臣撰词以进,而黏诸阁中之户壁,以迎吉祥。观其词乃五七言絶句诗,而各宫多寡不同,盖视其宫之广狭而为之,抑亦以多寡为等差也。然此乃时俗鄙事,似不足以烦词臣,而 宋 人尚之,岂所谓声容过盛之一端歟?”
《漢語大詞典》:诰谕(誥諭)
告示。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赴难”和“逃难”》:“用诰谕,用刀枪,用书报,用煅炼,用逮捕,用拷问,直到去年请愿之徒,死的都是‘自行失足落水’,连追悼会也不开的时候为止,这才显出了新教育的效果。”
分類:告示
《國語辭典》:说帖(說帖)  拼音:shuō tiě
条陈意见及办法的书简。《老残游记》第三回:「至于其中曲折,亦非倾盖之间所能尽的。容慢慢的做个说帖呈览,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