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杨启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六八七
杨启,绍定时人。
叶启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定元年(1260)任郴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0—1274 【介绍】: 即赵祺。理宗弟嗣荣王赵与芮子。理宗无子,宝祐元年入为嗣,封忠王。景定元年立为太子。五年,理宗死,即位。耽于酒色。以贾似道有定策功,加太师,似道因是专制国命,朝政日坏,边事日急。咸淳九年,襄阳与樊城相继为元兵攻陷,至局势不可收拾。在位十一年。
全宋诗
宋度宗赵祺(一二四○~一二七四),理宗侄。理宗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封建安郡王。宝祐元年(一二五三)立为皇子,封永嘉郡王。景定元年(一二六○)立为皇太子,赐字长源。五年即位。委政权臣贾似道,朝政日坏。咸淳九年(一二七三)襄阳、樊城相继为元兵攻陷,国事遂不可收拾。十年卒,年三十五。葬永绍陵。年号咸淳。事见《宋史》卷四六《度宗本纪》。今录诗二十一首。
全宋文·卷八三二八
宋度宗赵祺(一二四○——一二七四),父嗣荣王与芮,理宗母弟。理宗无子,入为嗣。淳祐六年十月赐名孟启,以皇侄授贵州刺史。七年正月授宜州观察使。九年正月授庆远军节度使,封益国公。十一年正月改赐名孜,进封建安郡王。宝祐元年正月立为皇子,改赐今名,授崇庆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永嘉郡王。二年封忠王。五年十月授镇南、遂安军节度使。景定元年六月立为皇太子。五年十月,理宗死,受遗诏即皇帝位,改元咸淳。耽于酒色,以贾似道有定策功,授太师,遂专制国命,有言边事者,辄加贬斥,由是朝政日坏,边事日急,无敢言者。咸淳九年,襄阳、樊城相继为元兵攻陷,朝野震恐,国势益危。十年七月卒,年三十五。在位十一年。见《宋史·度宗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5—1333 【介绍】: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元诗选
伯启,字士开,济宁砀山人。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改江阴路经历,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廉访浙西,遂引年归。乡人贤之,表所居为曹公里。天历初,起使淮东,拜陕西诸道行台御史中丞。喟然曰:「吾年且八十,尚忘知止之戒乎!」辞疾不起,天下之士高之。至顺三年,子震亨殁于常州,伯启往拊之。其明年卒,年七十九。赠河南行省左丞,追封鲁郡公,谥文贞。所著诗文有《汉泉漫稿》十卷,子复亨所编。士开弱冠,从学于李文正公谦。其筮仕幕僚,江南初定,里居乡寓,大夫士殷集,公馀每与陆宪使垕、史总管孝祥、陆文圭辈讲磨义理,诗咏酬答,未尝废滞府事也。遭遇承平,扬历清望,宦辙所至,多寄寓纪述之辞。如《村居》云:「露坐分藜榻,郊行解葛衣。」《宿吕梁》云:「澹烟新店舍,斜月旧河山。」《赠周可山》云:「立谈千古意,坐占一生间。」《嘉祥道中》云:「积水不胜流水碧,远山翻比近山青。」《乡饮礼罢次诸公韵》云:「十年人事成今古,数老天留载典刑。」《除夜》云:「去岁关心如昨日,平明回首又东风。」《江阴咏怀》云:「山色欲冥知雨信,岸痕齐剥记潮生。」欧阳文公以为思致敏赡,襟韵朗夷。临文抒志,造次天成。斯足以称其为人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金陵人,字同父。官龙兴路儒学教授。有《脉诀刊误》等。
丘迪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吴人,字彦启。幼孤,侍舅孟潼游匡庐白鹿洞读书,受熊天慵义理之学。不求仕进,退让自持。有《玉渊杂著》等。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西夏人,居吴中,字启文。顺帝至正八年进士,授绍兴录事参军,迁池州录事。为人廉谨寡言笑。工诗文。有《启文集》。
元诗选
昂吉,字启文,本唐兀氏,世居西夏。昂吉留吴中。举至正七年乡荐,明年登张秦榜进士。授绍兴录事参军,迁池州录事。为人廉谨,寡言笑,时往来玉山,唱和为多。杨铁厓送启文会试诗有云:「西凉家世东瓯学,公子才名久擅场。」其推奖可知也。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启原。姓张氏。太初其字。日本人也。九岁祝发。习教乘。精戒律。喜观中国文字。能指斥利病。又心慕中国名山禅老之盛。观光之志益决。以吴元年航海而来。足迹几遍寰宇。叩诸禅蒙印可。洪武丙寅。入安固梅公洞。见四山环翠。两石相沓。中虚若禅龛。相对怅然曰。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此地可息吾足矣。是山久为虎蟒之窟。樵斧不入。荆棘弥天。自师居之。诸孽屏息。山下居民。时见峰顶有光。稍来亲近。不数年遂成丛席。闻风访道者。尝数百人。永乐丙戌。立生塔于院南。以为退修待寂之所。曰吾老矣。自为之无累后人。明年三月一日清晨。礼佛毕。入塔端坐。众奔视。已逝矣。宣德间。开塔见。头发披垂。指甲曲绕。闻风雷震仍闭之。师有语录三卷。会通儒释。言道无滞也。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二
又安固沓石山山交寺比丘尼启原者,字太初,姓张氏,日本人也。九岁祝发学禅。吴元年,航海入中国,历游海内禅林。明洪武丙辰,入安固,抵沓石山梅公洞,见四山浮翠,两石相沓,遂住锡焉。先是,巨蟒、虎、狼,怪异甚多。原至,禅诵其中。忽一夜,山下居民见峰顶火炬人马南飞而去,其怪遂息。民因岩洞筑庵,师事之。复建山交寺,徒众四百人。时明师讨叛,启原与徙为乱军所获,总兵富爵异之,相与谭空结聚乃获免。永乐丙戌,其徒为立塔于寺旁,以为退修之所。丁亥三月朔日入塔,端坐而逝,年七十有五。著有《语录》三卷。相传正德间,有人开塔,见头发披垂,指甲长曲,闻风雷震乃闭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6—1374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季迪,号槎轩。张士诚据吴时,隐居吴淞江青丘,自号青丘子。博览群书,工诗,尤精于史,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其诗之才力声调,过三人远甚,为元明间一大家。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并受命教授诸王。后擢户部右侍郎,自陈年少不敢当重任,辞归故里。时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词学图录
高启(1336-1374) 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苏州长洲人。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擢户部侍郎。早年与张羽、徐贲等有"北郭十友"之称,后又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有《高青丘集》、《扣舷词》。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季迪,姑苏人。洪武时,官侍郎。有缶呜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季迪,长洲人。自号青丘子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擢户部侍郎放还坐罪伏法有缶鸣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七
启字季迪,长洲人。洪武二年,与修《元史》,授翰林编修。寻擢户部侍郎,辞,放还,以魏观事坐法死。有《凤台》、《吹台》、《江馆》、《青丘》、《胜壬》、《南楼》、《槎轩》、《娄江》、《姑苏杂咏》等集,自选为《缶鸣集》。景泰中,吴人徐庸汇为《大全集》。国朝桐乡金檀复搜逸辑注为《青丘集》十八卷。 (《四库总目》: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以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古,启实为有力。然行世太早,殒折太速,未能镕变化,自为一家,故备有古人之格,而反不能名启为何格,此则天实限之,非启过也。特其摹仿古调之中,自有精神意象存乎其间,譬之褚临《禊帖》,究非硬黄双钩者比。故终不与北地、信阳、太仓、历下同为后人诟病焉。 都穆《南濠诗话》:韩文公诗曰:「我生之初,月宿南斗。」东坡谓公身生磨蠍宫,而己命亦居是宫。盖磨蠍即星纪之次而斗宿所躔也。星家言身命舍是者,多以文显。以二公观之,名虽重于当世,而遭逢排谤几不自容,盖诚有相类者。吾乡高季迪为一代诗宗,命亦舍磨蠍,又与坡翁同生丙子。洪武初以作文竟坐腰斩,受祸之惨,又二公之所无者。吁,亦异矣! 张习《四杰集序》:国初,以高、杨、张、徐比唐之四杰,故老言不惟文之似,而其攸终亦不相远。眉庵、盈川,令终如一;太史之毙,同乎宾王;北郭虽不溺海,仅全要领,而非首丘;司丞投龙江,又与照邻无异。噫,亦异矣! 叶盛《水东日记》:杨文定公尝云: 「范文正、高季迪皆出姑苏,两人气象不同,盖于其所赋《卓笔峰》见之。范云:『笠泽研池小,穹窿架石峨。仰凭天作纸,写出太平歌。』高云:『云来初似墨,雁过还成字。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 田按:季迪诸体并工,天才绝特,允为明三百年诗人称首,不止冠绝一时也。青田作《二鬼》诗,自负与潜溪并峙天壤,岂知江上有青丘子哉!季迪《青丘子歌》云:「青丘了,臒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斫元气,搜元精,造化万物难隐情,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微如破悬虱,壮若屠长鲸。清同吸沆瀣,险比排峥嵘。霭霭睛云披,轧轧冻草萌。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太羹。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其自负亦复不浅。入史馆后骤擢户部侍郎,以不能理天下财赋力辞。盖亦有托而逃。观其京《师寓廨》诗云「拙宦危机远」,其志可见矣!迨夫魏守狱兴,牵连以死。旧游素交,同声哀悼。杨孟载诗云:「《鹦鹉》才高竟殒身,思君别我愈伤神。每怜四海无知己,顿觉中年少故人。祀托友生香稻糈,魂归丘陇杜鹃春。文章穹壤成何用?哽咽东风泪满巾。」徐幼文诗云:「昔别会有期,兹别渺无迹。茫茫堪舆间,飘然竟何适?旦暮凄以深,形影吊单只。惟馀瑶华言,和谐重金石。一读一怆情,老泪屡挥滴。」张来仪诗云:「平生五千卷,宁救此日艰。」又云:「中郎幼女今痴小,遗槁千篇付与谁?」浦长源诗云:「鼓罢瑶琴遂解形,萧萧日影下寒城。薄田供祭遗妻子,新冢题名望友生。地下未应消侠气,人间谁肯没诗名。旧庐重过悲闻笛,欲赋《招魂》竟不成。」玉碎昆仑,兰焚楚泽,千古才人,同声下泪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初江西泰和人,字子启。洪武二年授御史,擢广西佥事。按察使尝咨以政体,建言明礼法示劝惩,广西称治。蜀平,徙重庆知州,招徕抚辑,甚得民和。坐事免官卒,年六十六。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启,泰和人。洪武三年举教官擢监察御史出佥广西按察事改知崇庆州有长江万里槁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六
佑字子启,沂弟。洪武初,以教官举授监察御史,出为广西按察佥事。改知崇庆州,谪和州,赦归。有《长江稿》五卷。 田按:子启与刘子高交分不浅,家住龙湾,有南园,擅水竹之胜。子高为作《南园灌隐说》,又有《过王氏南园看竹》诗云:「禁得南园笋,新成数百竿。何年通一径,长有客来看。」《坐子启竹林》诗云:「爱尔幽栖处,门前青竹林。石床三伏冷,池水一春深。」《陪虞管勾幼悦坐王子启南园竹林》诗云:「王子宅前千个竹,拂檐当户总萧萧。土垣近出青相映,池水下通寒不凋。上客频留苍玉佩,佳人时度紫琼箫。重寻载酒题诗处,记取龙湾第二桥。」子启出知崇庆州,子高《怀王太守》诗云:「二十年来南浦客,八千里外锦城仙。水边送别秋风冷,马上怀人夜月圆。载酒渡江怜往日,听猿出峡定何年?只今飘泊桑乾曲,西望酣歌一惘然。」其谪和州放还也,子高有《大赦后一日闻王太守自屯所携儿南归》诗云:「故人旧谪和阳戍,五月初闻罢种田。谁使南山歌石烂?天教合浦得珠还。」子启生平事迹,皆可于子高诗一一见之。竹诧诗话引子启《狱中述怀》诗,知其牧崇庆获罪之由,尚未知谪和州屯所一节也,因检《槎翁集》,补录于此。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四
字子启,泰和人。仕至广西佥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贵溪人,字孟启。洪武十三年以文学荐,授太常司赞礼郎,二十一年迁后军都督府经历。奏给某官粮,误批上旨,覆奏改正。遭近侍恫吓,谓有侵欺罪。愤恨自缢死。少时学古文,以才见称。有《咏莱诗稿》。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号苍山,黄岩人。洪武初,官济宁经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吉安人,字公明。明初以荐为教官,召与纂修,廷试《大明一统赋》,擢为第一。有《溪园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五
启字公明,吉安人。洪武初以荐为训导。有《溪园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湖广武陵人,字启敬,号龙阳子。隐世为道士。善鼓瑟。洪武初召为协律郎,协乐章声谱,使乐生习之。较定音律及编钟、编磬等器,定乐舞之制。传谦寿逾百岁,卒于永乐初。
槜李诗系·卷七
谦,字启敬,嘉兴春波门内人也。元中统初,与刘秉忠从沙门海云游,读书博学,尤深于易。至元间,秉忠为相,谦乃弃释从儒,游霅川,交赵孟頫。常同在四明故相史弥远家,观李思训画,遂效之,深得其趣,因以善画称。晓音律,善鼓琴,飘然有尘外想。后隶淮阳,遇异人授中黄大丹,传张氏悟真之旨。迨至正间,年百馀岁矣,颜如童孩。值乱,避地金陵,卖药市中,神效骇人。复隐居杭州吴山。洪武初,授太常司协律郎,与少卿陈昧、学士詹同、待制王祎、儒士熊太古等定郊庙诸乐章,谦考撰为多。有友贫不能自存,谦于壁间画一门,门有鹤,使细观之,则门启,入取金玉以出,而不觉遗其引。他日内库失金,守藏吏持引姓名迹捕之,因并执谦。谦渴求饮,拘者以瓶汲水与之,谦且饮,随以足插入瓶中,身渐隐。拘者惶急,谦曰:无害,第持瓶至御前。拘者如其言,帝问谦,瓶中辄应,击碎之,片片皆应,竟不知所在。后有人于蜀中见之。初谦作蓬莱仙奕图以遗三丰遁老,即张刺挞也。永乐三年,遁老手提此图以归,太师淇园公丘福题其上云:冷君名启敬,龙阳子其别号也。君有画鹤之诬,隐壁仙逝。此卷乃至元六年五月五日为予作者,予将访君于十洲三岛,恐后人不识奇仙异笔,混之凡流,故识此。今郡城有冷仙祠,祷梦者多奇验云。余向购其诗不得,近从吴门陆生废簏中得其一诗,遂录于此。刘青田有泉石歌,为启敬赋及听冷协律弹琴诗。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启敬,嘉兴人。洪武初太常协律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