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启事(啟事)  拼音:qǐ shì
1.陈述事情。《三国志。卷六。魏书。董二袁刘传。董卓》:「召呼三台尚书以下自诣卓府启事。」《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
2.陈述事情的奏章或函件。南朝梁。沈约〈谢赐甘露启〉:「不任欣贺,谨以启事谢以闻。」
3.机关、团体或个人为了公开声明某事,而登在报刊或张贴在布告栏上的文字。如:「徵才启事」、「寻人启事」、「道歉启事」。
《国语辞典》:鸣谢启事(鸣谢启事)  拼音:míng xiè qǐ shì
受人恩惠或庆贺后,公开陈述表达谢意的启事。通常刊载于报纸、刊物或在电视、广播中播出,或张贴于通衢中。
《国语辞典》:更正启事(更正启事)  拼音:gēng zhèng qǐ shì
因发布的讯息错误,重新公开用以更正的书面陈述,。如:「今日报上有多则更正启事。」
《国语辞典》:警告启事(警告启事)  拼音:jǐng gào qǐ shì
事前做公开告诫的书面陈述。如警告逃妻的启事。
《国语辞典》:通知启事(通知启事)  拼音:tōng zhī qǐ shì
对外有所通告的书面陈述的文件,通常刊载于传播媒体或布告栏。
《国语辞典》:徵求启事(徵求启事)  拼音:zhēng qiú qǐ shì
公开徵求人、物的启事。如:「这则徵求启事已在报上连续刊登了三个月。」
《国语辞典》:道歉启事(道歉启事)  拼音:dào qiàn qǐ shì
登在报纸、杂志上的道歉文章。如:「他在报上登了一则道歉启事,为自己的鲁莽向朋友致上最真诚的歉意。」
《國語辭典》:山公启事(山公啟事)  拼音:shān gōng qǐ shì
晋代山涛任吏部尚书,擅于擢拔人才,每有官缺,均先亲自选题数人,写成奏章,密启皇帝选录,然后公奏,故举无失才,时称为「山公启事」。见《晋书。卷四三。山涛传》。后用以称扬荐贤举能,知人明鉴。唐。张九龄〈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诗:「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唐。李商隐 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