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臣子  拼音:chén zǐ
旧时入仕者对国君的自称。《礼记。经解》:「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荀子。儒效》:「儒者法先王,隆礼仪,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
《漢語大詞典》:臣下
君主制时代的官吏。《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史记·平準书:“自 公孙弘 以春秋之义绳臣下取 汉 相, 张汤 用峻文决理为廷尉,於是见知之法生,而废格沮诽穷治之狱用矣。”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卤簿:“百官从驾,谓之扈从。盖臣下侍从至尊,各供所职,犹僕御扈养以从上,故谓之扈从耳。”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 齐威王 接受 邹忌 的建议,鼓励臣下进谏,不为阿谀奉承的人所蒙蔽。”
《國語辭典》:王国(王國)  拼音:wáng guó
1.天子统治的国家。即中央政府。《诗经。小雅。六月》:「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三国魏。曹植〈责躬诗〉:「广命懿亲,以藩王国。」
2.指古代边疆少数民族所建之国。《东观汉记。卷一。世祖光武皇帝纪》:「是时,名都王国有献名马、宝剑、直百金。」
3.近代指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如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荷兰王国等。
4.喻相对独立的领域或范畴。如:「这个国家能成为汽车王国,靠的是不断的创新。」
《國語辭典》:君主  拼音:jūn zhǔ
君主国的元首。大体由家系世袭产生。如中国的皇帝,日本的天皇,英国的国王等。也称为「君上」。
《國語辭典》:帝国(帝國)  拼音:dì guó
1.有皇帝称号的国家。隋。王通《文中子。卷五。问易》:「强国战兵,霸国战智,王国战义,帝国战德,皇国战无为。」
2.有很大版图或殖民地的国家。如:「罗马帝国」、「日耳曼帝国」。
《漢語大詞典》:帝鬼
比喻帝制的灭亡。指已灭亡的君主制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江浙联军檄南京文》:“白马南来,苍鹅西去;虏运已成为帝鬼,民情积惨於人痾。”
《漢語大詞典》:独立王国(獨立王國)
原指主权完整的君主制国家。现用以比喻一个地区、单位或组织,不受上级或其他任何约束,自行其是者。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还有些同志老是很喜欢分散主义,闹独立性,甚至闹独立王国,觉得独裁很有味道。”《解放军报》1976.12.28:“﹝四人帮﹞自成系统,搞党中之党……一切为了篡党,是一个反革命的地下的独立王国。”
《漢語大詞典》:保皇派
指拥护君主制或主张君主立宪制,政治思想保守的政治派别。《〈廖仲恺集〉前言》:“在这个时期中, 廖仲恺 曾被选为 中国 留学生会会长,经常和留学生中的保皇派进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