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诬上(誣上)
欺骗君上。《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李周翰 注:“有司以 迁 为诬罔天子,终从狱吏之议。上谓天子也。”《管子·重令》“何谓朝之经臣?察身能而受官,不诬於上” 唐 尹知章 注:“无能受官,谓之诬上。”
《漢語大詞典》:胁权(脅權)
犹挟权。谓假用君上权命胁迫别人。《书·泰誓中》:“朋家作仇,胁权相灭。” 孔颖达 疏:“姦宄之臣,胁於在下,假用在上之权命胁之,更相诛灭也。” 唐 颜真卿 《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时 张易之 、 昌宗 兄弟,席宠胁权,天下侧目。”
《漢語大詞典》:草土臣
《漢語大詞典》:草土
(1).指居亲丧。《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六月,丙子,以中书舍人 苏检 为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时 韦貽范 在草土,荐 检 及 姚洎 於 李茂贞 。” 胡三省 注:“居丧者寝苫枕块,故曰草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 浚 身在草土,名繫罪籍,要誉而论边事,不恭而违詔书。”
(2).指宜栽某些特定作物的土壤。《管子·地员》:“凡草土之道,各有穀造。或高或下,各有草土。” 尹知章 注:“谓此地生某草,宜某穀。造,成也。”
(2).指宜栽某些特定作物的土壤。《管子·地员》:“凡草土之道,各有穀造。或高或下,各有草土。” 尹知章 注:“谓此地生某草,宜某穀。造,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