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8,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向顺
面向
怀向
瞻向
向心
向阴
皈向
径向
景向
环向
向义
向应
怎向
朝向
蕲向
《國語辭典》:向顺(向順)  拼音:xiàng shùn
偏见、偏心。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三折:「阎神也有向顺,土地也不胡突,可怎生将俺孩儿一时勾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这厮乔议论,有向顺,你道是官人只合做官人。」
《漢語大詞典》:面向
面对;朝向。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要说服工业部门面向农村,支援农业。”如:我们应当面向群众。
《漢語大詞典》:怀向(懷向)
归向;向往。新唐书·循吏传·贾敦实:“ 敦实 为 洛州 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 宋 陈亮 《复吕子约书》:“举眼以观一世人物,惟有怀向而已。”
分類:归向向往
《韵府拾遗 漾韵》:瞻向
元好问诗乡曲二十年香火阙瞻向
《漢語大詞典》:向心
犹归心。谓内心归服。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七月初十日》:“ 临淮 招募新兄弟,有一千三百六十七,都不甚向心,暂尚未汇。”
《分类字锦》:向阴(向阴)
曹植大暑赋背暑者不群而齐迹向阴者不会而成群
分类:伏日
《漢語大詞典》:皈向(皈嚮)
亦作“ 皈嚮 ”。 趋向;归附。 明 杨循吉 《苏谈·中峰草堂》:“道行既高,四众皈向。”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四·后山诗:“ 陈无己 平生皈向 苏公 ,而学诗於黄太史。” 清 赵翼 《梁制观世音像歌》:“译经演法阐大藏,举世皈嚮如云蒸。”
分類:趋向归附
《高级汉语词典》:径向  拼音:jìng xiàng
沿半径的方向的
《漢語大詞典》:景向(景嚮)
见“ 景响 ”。
《漢語大詞典》:景响(景響)
亦作“ 景嚮 ”。亦作“ 景乡 ”。
(1).如影随形,如响应声。《楚辞·九章·悲回风》:“入景响而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 洪兴祖 补注:“景,於境切,物之阴影也……或作‘嚮’,古字借用。”荀子·富国:“三德诚乎上,则下应之如景嚮。”汉书·董仲舒传:“夫善恶相从,如景乡之应形声也。” 颜师古 注:“乡读曰‘响’。”新唐书·武平一传:“臣闻灾不忘生,上见下应,信如景响。”
(2).影子与回响。比喻无根据的、传闻的、不可捉摸或牵强附会的。 晋 向秀 《难〈养生论〉》:“此殆景响之论,可言而不可得。”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诗瀋》:“援证确实,迥非傅会景嚮者比。”
《漢語大詞典》:环向(環嚮)
见“ 环嚮 ”。
亦作“ 环向 ”。
(1).四方归向。 宋 苏轼 《上刘侍读书》:“非有君长之位,杀夺施与之权,而天下环嚮而归之,此必有所得者矣。” 宋 叶适 《治势上》:“能以其身为天下之势,则天下之势亦环向而从己。” 清 龚自珍 《御试安边绥远疏》:“亦慑我之声灵,而环嚮以安。”
(2).团聚相对。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将士环向而泣,至有宵遁者。”
《漢語大詞典》:向义(向義)
归附正义。宋书·刘康祖传:“上以 河北 义徒并起,若顿兵一周,沮向义之志,不许。”南史·齐纪下·和帝:“夏四月戊辰,詔凡东讨众军及诸向义之众,普復除五年。”
分類:归附
《漢語大詞典》:向应(嚮應)
(1).响应。嚮,通“ 响 ”。回声相应。 清 魏源 《三湘棹歌》之一:“艤船斩竹撑作篙,篙声嚮应空谷号。”
(2).响应。嚮,通“ 响 ”。比喻用言语或行动迅速表示赞同、支持。管子·七法:“制仪法,出号令,莫不嚮应。”汉书·贾山传:“一夫大謼,天下嚮应者, 陈胜 是也。” 颜师古 注:“嚮读曰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若 仪 秦 睢 衍 之类,率揣摩时事以行其术……恫疑怵喝,激讽诡随,故捷若转圜,而亡弗嚮应。”
《漢語大詞典》:怎向
犹怎奈,奈何。 宋 柳永 《过涧歇近》词:“怎向心绪,近日厌厌长似病。” 宋 黄庭坚 《转调丑奴儿》词:“而今目下,恓惶怎向,日永春迟。”
分類:怎奈奈何
《國語辭典》:朝向  拼音:cháo xiàng
1.面向、面对。如:「国人置产,喜欢选购坐北朝向南的房屋。」
2.向著某个目标。如:「登山队员们相互鼓励打气,一同朝向山顶前进。」
《國語辭典》:蕲向(蘄向)  拼音:qí xiàng
祈求向往。如:「名利是一般人所蕲向的。」
分類:理想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