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后知(後知)
(1).觉悟较晚。亦指觉悟较晚者。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孙中山 《民权主义》第三讲:“先知先觉者为发明家,后知后觉者为宣传家,不知不觉者为实行家。”
(2).后来的知己。吕氏春秋·恃君:“ 豫让 笑而应之曰:‘是﹝为﹞先知报后知也,为故君贼新君矣。’” 陈奇猷 集释:“‘是’下当从《策》补‘为’字,否则文不成义……此文‘是为先知报后知’犹言为 智伯 报 襄子 耳。”
《国语辞典》:后知后觉(后知后觉)  拼音:hòu zhī hòu jué
事件发生后才发觉或知道其真相。如:「这么重大的事情,到现在才知道,你可真是后知后觉。」
《国语辞典》:学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不足)  拼音: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
入门学习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知识还不完备。《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分类字锦》:前知后知(前知后知)
论衡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