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贫铗(貧鋏)
战国策·齐策四载: 战国 时,“ 齐 人有 冯諼 者,贫乏不能自存”,为 孟尝君 客,曾先后三弹其剑而歌,一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二曰:“长鋏!归来乎!出无车!”三曰:“长鋏!归来乎!无以为家!” 孟尝君 一一满足其要求,而 冯谖 亦终为 孟尝君 成就大事。后因以“贫鋏”为典实。 唐 骆宾王 《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诗:“富鉤徒有想,贫鋏为谁弹。”
《國語辭典》:犰狳  拼音:qiú yú
动物名。哺乳纲贫齿目。全身被甲,口吻突出,四肢强壮,脚特别短,擅游泳,爪尖锐,便于掘地,以白蚁、蚯蚓等为食。遇强敌时躲入洞中或全身捲成球状以逃生。
《漢語大詞典》:谢亲酒(謝親酒)
宋 元 习俗,男女婚后三日,婿家备酒宴岳父母及媒人,称“谢亲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那其间才受你説媒红,方吃你谢亲酒。”
《國語辭典》:餔时(餔時)  拼音:bū shí
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淮南子。天文》:「至于悲谷,是谓餔时。」《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日餔时,遂击产。」也作「晡时」。
《國語辭典》:暖女  拼音:nuǎn nǚ
宋代婚俗。女嫁三日,娘家馈送食物问候。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三日,女家送䌽段油蜜蒸饼,谓之『蜜和油蒸饼』。其女家来作会,谓之『暖女』。」也作「餪女」。
《國語辭典》:餪女  拼音:nuǎn nǚ
宋代婚俗。女儿出嫁三天,娘家馈送食物问候。也作「暖女」。
《國語辭典》:圆坟(圓墳)  拼音:yuán fén
于出丧后的第三日,复至埋葬处省视,俗称为「圆坟」。《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我算姑娘是二十八日满服,恰好就是这天安葬。这个月小建,索性等过了十月初一圆坟。」
《國語辭典》:长沙会战(長沙會戰)  拼音:cháng shā huì zhàn
自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全面抵抗,总共发生二十二次大的会战,其中有些地区连续发生多次战役,长沙地区即有三次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从民国二十八年九月到十月间(也称为「湘北会战」,日方称为「湘赣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是在民国三十年九、十月间发动的。第三次在三十年底至次年初。敌方皆以陆海空军进犯,均被我军歼灭。
《漢語大詞典》:送餪
方言。指嫁女后三日,女家备礼至男家探望。《歧路灯》第二八回:“ 孔 宅送餪之后,满月之时, 绍闻 夫妇并诣 孔 宅拜见岳翁岳母。”
《漢語大詞典》:洗儿会(洗兒會)
旧俗,婴儿生后三日或满月时亲朋会集庆贺,给婴儿洗身,叫做“洗儿会”。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满月……大展洗儿会,亲宾盛集,煎香汤於盆中,下菓子綵钱葱蒜等,用数丈綵绕之,名曰围盆;以釵子搅水,谓之搅盆;观者各撒钱於水中,谓之添盆。盆中枣子直立者,妇人争取食之,以为生男之徵。浴儿毕,落胎髮,遍谢坐客,抱牙儿入他人房,谓之移窠。”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是贵妃娘娘与 安禄山 做洗儿会哩。”
《国语辞典》:国民中学(国民中学)  拼音:guó mín zhōng xué
我国实施后三年国民义务教育的学校。原称为初级中学,民国五十七年义务教育实施后,改称为国民中学。简称为「国中」。
《漢語大詞典》:遍眺(徧覜)
周 天子遣使省问诸侯之礼。天子巡守后三年所举者,称“徧覜”。详“ 徧存 ”。
《漢語大詞典》:遍存
周 天子遣使间岁存问诸侯之礼。天子巡守之明年所举者,称“徧存”。周礼·秋官·大行人:“王之所以抚邦国诸侯者,岁徧存,三岁徧覜,五岁徧省。” 郑玄 注:“存、覜、省者,王使臣於诸侯之礼。所谓间问也。岁者,巡守之明岁,以为始也。” 孙诒让 正义:“説文·子部云:‘存,恤问也。’尔雅·释詁云:‘在、存、省、视,察也。’又云:‘覜,视也。’广雅·释詁云:‘省,视也。’三者训义略同,随事立名耳。云‘所谓閒问也’者,谓三者通为閒问,以其皆閒岁一举也。”
《漢語大詞典》:遍覜
周 天子遣使省问诸侯之礼。天子巡守后三年所举者,称“徧覜”。详“ 徧存 ”。
《漢語大詞典》:遍存
周 天子遣使间岁存问诸侯之礼。天子巡守之明年所举者,称“徧存”。周礼·秋官·大行人:“王之所以抚邦国诸侯者,岁徧存,三岁徧覜,五岁徧省。” 郑玄 注:“存、覜、省者,王使臣於诸侯之礼。所谓间问也。岁者,巡守之明岁,以为始也。” 孙诒让 正义:“説文·子部云:‘存,恤问也。’尔雅·释詁云:‘在、存、省、视,察也。’又云:‘覜,视也。’广雅·释詁云:‘省,视也。’三者训义略同,随事立名耳。云‘所谓閒问也’者,谓三者通为閒问,以其皆閒岁一举也。”
《漢語大詞典》:三日成魄
谓月尽后三日乃有微光。礼记·乡饮酒义:“月者三日则成魄,三月则成时。” 孔颖达 疏:“谓月尽之后三日乃成魄。魄,谓明生傍有微光也。此谓月明尽之后而生魄,非必月三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