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52,分131页显示  上一页  93  94  95  96  97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名接天庭
名驹汗血
名利奴
名列虎侯
名公巨卿
名高难副
名副其实
名符其实
名标秘图
名标玉籍
名表郎官
名不符实
名不副实
名不虚传
名不虚得
《分类字锦》:名接天庭
张说 遥同蔡起居偃松篇 清都众木总荣芬,传道孤松最出群。名接天庭长景色,气连宫阙借氛氲。
分类:
《分类字锦》:名驹汗血(名驹汗血)
苏轼 次韵黄鲁直嘲小德诗 名驹已汗血,老蚌空泥沙。
《國語辭典》:名利奴  拼音:míng lì nú
嘲讽热衷于追名逐利的人。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天峰煤与绫文刺孰胜》引《大唐龙髓记》:「天峰煤和针鱼脑,入金溪子手中,录离骚古本,比公日提绫文刺三百,为名利奴,顾当孰胜?」
《分类字锦》:名列虎侯
李峤 豹诗 委质超羊鞟,飞名列虎侯。若令逢雨露,长隐南山幽。
分类:虎豹
《漢語大詞典》:名公巨卿
亦作“ 名公鉅卿 ”。 指有名望的权贵。《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与他往来的,俱是名公巨卿。” 清 侯方域 《重修书院碑记》:“行之既久,归之名公鉅卿接踵其间,出为当世用不絶。” 鲁迅 《朝花夕拾·琐记》:“这一种螃蟹式的名公巨卿,现在都阔别得很久了。”
《國語辭典》:名高难副(名高難副)  拼音:míng gāo nán fù
语本《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常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比喻在盛名之下,实际才能难与相符。《北史。卷四三。邢峦传》:「当时文人,皆邵之下,但以不持威仪,名高难副,朝廷不令出境。」
分類:盛名相符
《國語辭典》:名副其实(名副其實)  拼音:míng fù qí shí
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清史稿。卷四○五。吕贤其传》:「贤基品行端正,居官忠直,名副其实,即报可。」《歧路灯》第九○回:「就是那礼部门口有名的,也要名副其实。」也作「名符其实」。
分類:名声一致
《國語辭典》:名符其实(名符其實)  拼音:míng fú qí shí
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也作「名副其实」。
《國語辭典》:名副其实(名副其實)  拼音:míng fù qí shí
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清史稿。卷四○五。吕贤其传》:「贤基品行端正,居官忠直,名副其实,即报可。」《歧路灯》第九○回:「就是那礼部门口有名的,也要名副其实。」也作「名符其实」。
分類:名声一致
《分类字锦》:名标秘图(名标秘图)
李云卿京兆府献三足乌赋耻祥鸾之止棘慕仪凤之栖梧瑞表孝纪名标秘图
分类:诸瑞
《分类字锦》:名标玉籍(名标玉籍)
韦庄 送福州王先辈南归诗 名标玉籍仙坛上,家寄闽山画障中。
分类:贵盛
《漢語大詞典》:名表郎官
宋 代礼部郎中的别称。参见“ 名郎 ”。
《漢語大詞典》:名郎
宋 代礼部郎中的别称。 宋 元丰 官制,礼部郎中谓之名表郎官,故称。 宋 王安石 《寄题思轩》诗:“名郎此地昔徘徊,天诱良孙接踵来。” 宋 秦观 《代贺运使启》:“肆輟名郎,出为肤使。符檄未加於一道,威名已肃於列城。”参阅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爵位·礼部
《國語辭典》:名不符实(名不符實)  拼音:míng bù fú shí
空有虚名,不当实际。如:「如果叫『冷气公车』,行驶时却又不开冷气,岂非名不符实?」也作「名不副实」、「名不当实」。
《國語辭典》:名不副实(名不副實)  拼音:míng bù fù shí
空有虚名,不合实际。如:「这样做不是名不副实,徒惹是非吗?」魏。刘劭《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故名由众退,而实从事章。」也作「名不符实」、「名不当实」。
《國語辭典》:名不副实(名不副實)  拼音:míng bù fù shí
空有虚名,不合实际。如:「这样做不是名不副实,徒惹是非吗?」魏。刘劭《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故名由众退,而实从事章。」也作「名不符实」、「名不当实」。
《國語辭典》:名不虚传(名不虛傳)  拼音:míng bù xū chuán
名声与实际相符。《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红楼梦》第二八回:「宝玉听说,不觉欣然,跌足笑道:『有幸,有幸,果然名不虚传!』」也作「名不虚立」、「名不虚行」、「名不虚谓」。
《漢語大詞典》:名不虚得
谓盛名非凭空取得。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杜牧 ﹞问 李 云:‘闻有 紫云 者,孰是?’ 李 指示之。 杜 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 评 曰:‘ 秦主 何如人?’﹝ 琛 ﹞曰:‘明而善断。’问 王猛 ,曰:‘名不虚得。’”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 倩孃 端妍絶伦, 紫云 名不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