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52,分131页显示 上一页 98 99 100 101 102 104 105 106 107 下一页
生佛假名
寺十种异名
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经
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百八名赞
百佛名经
安名
同名天
光明名号因缘
有名无实
名
名句
名句文
名目
佛类词典(续上)
四大名山生佛假名
寺十种异名
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经
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百八名赞
百佛名经
安名
同名天
光明名号因缘
有名无实
名
名句
名句文
名目
四大名山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也。普陀山志一曰:「佛经称地藏普贤文殊观音诸道场曰地水火风。为四大结聚:九华,地也(地藏);峨眉,火也(普贤);五台,风也(文殊);普陀,水也(观音)。」后世遂称九华峨眉五台普陀为四大名山。普陀山为观世音菩萨住处。五台山为文殊菩萨住处。峨眉山为普贤菩萨住处。九华山为地藏菩萨住处。其(参见:分见各山)下。
【佛学常见辞汇】
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此四大山都在中国,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为观音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九华山为地藏菩萨的道场。
(名数)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也。普陀山志一曰:「佛经称地藏普贤文殊观音诸道场曰地水火风。为四大结聚:九华,地也(地藏);峨眉,火也(普贤);五台,风也(文殊);普陀,水也(观音)。」后世遂称九华峨眉五台普陀为四大名山。普陀山为观世音菩萨住处。五台山为文殊菩萨住处。峨眉山为普贤菩萨住处。九华山为地藏菩萨住处。其(参见:分见各山)下。
【佛学常见辞汇】
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此四大山都在中国,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为观音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九华山为地藏菩萨的道场。
生佛假名
【佛学大辞典】
(术语)曰众生,曰佛陀,俗谛迷情上之假名耳,真谛觉悟上,无众生,无佛陀,真如平等也。始终心要曰:「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
(术语)曰众生,曰佛陀,俗谛迷情上之假名耳,真谛觉悟上,无众生,无佛陀,真如平等也。始终心要曰:「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
寺十种异名
【佛学大辞典】
(名数)僧史略上曰:「案灵祐法师寺话凡有十名寺:一曰寺(义准释书),二曰净住(秽浊不可同住),三曰法同舍(法食二同界也),四曰出世舍(修出离世俗之所也),五曰精舍(非粗暴之所居),六曰清净园(三业无染处也),七曰金刚刹(刹土坚固道人所居),八曰寂灭道场(祇园有莲华藏世界以七宝庄严谓之寂灭道场卢遮那佛说华严于此),九曰远离处(入其中者去烦惑远与寂灭近故),十曰亲近处(如行安乐行以此中近法故也),此土十名依祇园图经。今义如六种:一名窟,如后魏凿山为窟安置圣像及僧居是也,二名院(今禅宗多此名也),三名林(律曰住一树经中有逝多林也),四名名庙(如善见论中瞿昙庙),五名兰若(无院相者),六名普通(今五台山有多所也)。」
【佛学常见辞汇】
寺有十种的别名,即寺、净住、法同舍、出世舍、精舍、清净园、金刚刹、寂灭道场、远离处、亲近处等。含义尚有六种,即窟、院、林、庙、兰若、普通等。
(名数)僧史略上曰:「案灵祐法师寺话凡有十名寺:一曰寺(义准释书),二曰净住(秽浊不可同住),三曰法同舍(法食二同界也),四曰出世舍(修出离世俗之所也),五曰精舍(非粗暴之所居),六曰清净园(三业无染处也),七曰金刚刹(刹土坚固道人所居),八曰寂灭道场(祇园有莲华藏世界以七宝庄严谓之寂灭道场卢遮那佛说华严于此),九曰远离处(入其中者去烦惑远与寂灭近故),十曰亲近处(如行安乐行以此中近法故也),此土十名依祇园图经。今义如六种:一名窟,如后魏凿山为窟安置圣像及僧居是也,二名院(今禅宗多此名也),三名林(律曰住一树经中有逝多林也),四名名庙(如善见论中瞿昙庙),五名兰若(无院相者),六名普通(今五台山有多所也)。」
【佛学常见辞汇】
寺有十种的别名,即寺、净住、法同舍、出世舍、精舍、清净园、金刚刹、寂灭道场、远离处、亲近处等。含义尚有六种,即窟、院、林、庙、兰若、普通等。
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之略称。
(经名)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之略称。
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之略称。
(经名)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之略称。
百八名赞
【佛学大辞典】
(杂名)金刚界仪轨所出之十六大菩萨赞也,亦出于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又有别尊之百八名赞,即金轮之百八名赞,毗俱底之百八名赞、圣观音之百八名赞等。
(杂名)金刚界仪轨所出之十六大菩萨赞也,亦出于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又有别尊之百八名赞,即金轮之百八名赞,毗俱底之百八名赞、圣观音之百八名赞等。
百佛名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隋那连提耶舍译。
(经名)一卷,隋那连提耶舍译。
安名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新受戒者,初付法名也。见禅林象器笺五。
(术语)新受戒者,初付法名也。见禅林象器笺五。
同名天
【佛学大辞典】
(神名)二天之一。(参见:同生神)
【三藏法数】
同名天者,谓此天与人同其名字也。
(神名)二天之一。(参见:同生神)
【三藏法数】
同名天者,谓此天与人同其名字也。
同生神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又云同生天。旧华严四十五言一切之人,自有生以来,即有同生同名二天,常随从侍卫。同生天者,此天与其人同时生也,同名天者此天与其人同名字也。此二神,药师经谓之俱生神。(参见:俱生神)
(天名)又云同生天。旧华严四十五言一切之人,自有生以来,即有同生同名二天,常随从侍卫。同生天者,此天与其人同时生也,同名天者此天与其人同名字也。此二神,药师经谓之俱生神。(参见:俱生神)
光明名号因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弥陀佛以光明与名号之因与缘,普救众生。众生得往生弥陀之报土者,由于与以名号之因。其所以得名号之因者,由于名之计量。名号为能生之因,如父。光明为所生之缘,如母。名号与光明,乃众生往生净土之他力因缘也。信心为内因,故光明与名号为外缘。又信心为众生心内所发之涅槃真因,而光明名号,乃自如来使外计量而起信心之因缘也。
(术语)阿弥陀佛以光明与名号之因与缘,普救众生。众生得往生弥陀之报土者,由于与以名号之因。其所以得名号之因者,由于名之计量。名号为能生之因,如父。光明为所生之缘,如母。名号与光明,乃众生往生净土之他力因缘也。信心为内因,故光明与名号为外缘。又信心为众生心内所发之涅槃真因,而光明名号,乃自如来使外计量而起信心之因缘也。
有名无实
【佛学大辞典】
(术语)唯有假名而无实体之意。即世俗之法,皆为因缘假成,如瓶车等,唯有名而无其实体也。涅槃经十三有曰:「有名无实者,如我众生,乃至旋火轮及名句等五种世法,是名世谛。」
(术语)唯有假名而无实体之意。即世俗之法,皆为因缘假成,如瓶车等,唯有名而无其实体也。涅槃经十三有曰:「有名无实者,如我众生,乃至旋火轮及名句等五种世法,是名世谛。」
名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娜么Na%ma%n(N。sg。n。Na%ma),能随音声赴物体,因而诠体,使人起想者。以闻其名,则其物体之相必浮于心故也。唯识论二曰:「名珠诠自性,句诠差别。」法华玄义一曰:「名名于法,法即是体,寻名识体。」瑜祇经曰:「那么是名字也。」俱舍论五曰:「名谓作想。」同光记五曰:「梵云那么,唐言名是。随义、归义、赴义、召义。谓随音声归赴于境,呼召色等,名能诠义。(中略)缘于名能起于想,能作想故,故名作想。」大乘义章二曰:「表诠诸法,说之为名。」
【三藏法数】
名即假名也。谓一切圣凡,情与无情,若根若尘,各有自相,逐体称呼,是为名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
(术语)梵语娜么Na%ma%n(N。sg。n。Na%ma),能随音声赴物体,因而诠体,使人起想者。以闻其名,则其物体之相必浮于心故也。唯识论二曰:「名珠诠自性,句诠差别。」法华玄义一曰:「名名于法,法即是体,寻名识体。」瑜祇经曰:「那么是名字也。」俱舍论五曰:「名谓作想。」同光记五曰:「梵云那么,唐言名是。随义、归义、赴义、召义。谓随音声归赴于境,呼召色等,名能诠义。(中略)缘于名能起于想,能作想故,故名作想。」大乘义章二曰:「表诠诸法,说之为名。」
【三藏法数】
名即假名也。谓一切圣凡,情与无情,若根若尘,各有自相,逐体称呼,是为名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
名句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显体为名,诠义为句。如诸行二字,名也,而诸行无常四字则句也。以是诠诸行为无常之义理故也。唯识论曰:「名诠自性,句诠差别。」
(术语)显体为名,诠义为句。如诸行二字,名也,而诸行无常四字则句也。以是诠诸行为无常之义理故也。唯识论曰:「名诠自性,句诠差别。」
名句文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诠体为名,显义为句,此二者所依之音声屈曲及字形为文。
(术语)诠体为名,显义为句,此二者所依之音声屈曲及字形为文。
名目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门之名称数目也。又,集其名目之书,名为名目。
(术语)法门之名称数目也。又,集其名目之书,名为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