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万古流芳(萬古流芳)  拼音:wàn gǔ liú fāng
好名声永远流传。用以颂扬人的德行。元。无名氏《延安府》第四折:「汉廷汲黯忠,唐室魏徵良。见如今千载名扬,万古流芳。」也作「万古留芳」。
《國語辭典》:违利赴名(違利赴名)  拼音:wéi lì fù míng
追求名誉,抛弃利欲。汉。王充《论衡。答佞》:「上世列传,弃宗养身,违利赴名,竹帛所载。」
《國語辭典》:徒有虚名(徒有虛名)  拼音:tú yǒu xū míng
空有名声,名与实不相符合。《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老残游记》第七回:「在嵩山少林寺学棒,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制胜处。」也作「徒负虚名」、「徒有其名」。
《漢語大詞典》:闻声相思(聞聲相思)
听到名声而思慕。鬼谷子·内揵:“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儒林外史第九回:“朋友闻声相思,命驾相访,也是常事。”
分類:名声思慕
《漢語大詞典》:污种(汙種)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污吾世。”后因谓子孙玷污家世名声者为“污种”。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 史敫 无防,有污种之悔。”
《漢語大詞典》:腾声飞实(騰聲飛實)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
《漢語大詞典》:韬曜含光(韜曜含光)
掩藏隐匿光明。谓不显耀名声。 明 何景明 《七述》:“出则施声教,欵遐荒,臻盛美,流休祥;处则韞匵深藏,韜曜含光。”
《漢語大詞典》:雁过留声(雁過留聲)
谚语。比喻人离开了或者死了,应留个好名声。常与“人过留名”连用。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我将来撒手一走之后,叫我们姑爷在我坟头里,给我立起一个小小的石头碣子来……我也闹了一辈子,‘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算是这么件事。” 梁斌 《红旗谱》二七:“今年扛不好活,来年谁还肯雇?常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呀!穷人们,扒住个碗沿子,不容易着哪!”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要是名声丑,活着又有么子味?”
《漢語大詞典》:腌盆儿(腌盆兒)
喻臭名声。 明 无名氏 《村乐堂》第二折:“好也囉!将一个腌盆儿掇在他头直上。”
分類:臭名名声
《漢語大詞典》:遗臭无穷(遺臭無窮)
谓坏名声永远流传下去,而无穷尽之日。 金 元好问 《即事》诗:“燃脐易尽嗟何及,遗臭无穷古未闻。”参见“ 遗臭万载 ”。
《國語辭典》:遗臭万载(遺臭萬載)  拼音:yí chòu wàn zǎi
恶名永远流传下去,遭人唾骂。《晋书。卷九八。桓温传》:「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也作「遗臭万年」。
《國語辭典》:显亲扬名(顯親揚名)  拼音:xiǎn qīn yáng míng
语本《孝经。开宗明义章》:「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谓显名称誉于世,光耀祖宗。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二九出:「你趁我两人在日,看你头角峥嵘,前呼后拥,显亲扬名,也胜是死后三牲五鼎之祭。」《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只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显亲扬名』,才是大孝。」也作「显姓扬名」。
《國語辭典》:显姓扬名(顯姓揚名)  拼音:xiǎn xìng yáng míng
使名声美誉传扬于世,光耀祖先。参见「显亲扬名」条。《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二一。分钗记。分钗夜别》:「你是人间豪俊,当思显姓扬名,须听,再休折章台杨柳,再休觅巫山雨云,好潜心窗下,勤习圣贤文。」
《漢語大詞典》:显祖扬名(顯祖揚名)
谓使祖宗显耀,使名声传扬。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及 吴 诸 顾 陆 旧族长者,世有高位,当报 汉 德,显祖扬名。”
《國語辭典》:显祖扬宗(顯祖揚宗)  拼音:xiǎn zǔ yáng zōng
光耀表扬祖宗的名声。《孤本元明杂剧。魏徵改诏。头折》:「博得个官高禄重,都则要敬于事上要摅忠,咱人要立身行道,显祖扬宗。」也作「显祖荣宗」。
《漢語大詞典》:遐迩着闻(遐邇著聞)
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很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尼波罗国:“近代有王……硕学聪睿,自製《声明论》,重学敬德,遐邇著闻。”
分類: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