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徼能
谓博得有才能的名声。 唐 司空图 《解县新城碑》:“名微墨客,短才本谢於徼能;事僭词臣,牢让岂申于恭命。”
《漢語大詞典》:延声(延聲)
播扬名声。《宋书·顾恺之传》:“是以通人君子,闲泰其神,冲缓其度,不矫俗以延声,不依世以期荣。”
《漢語大詞典》:响黩(響黷)
名声污浊。北史·甄琛传:“风邪响黷,犹宜劾纠,况 赵脩 侵公害私,朝野切齿?而 琛 尝不陈奏,方更往来,中外影响,致其谈誉。”
分類:名声污浊
《国语辞典》:铮铮响(铮铮响)  拼音:zhēng zhēng xiǎng
铿锵作响,形容人的名声显赫。《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仁大典方六房里,都是我们五门四关厢里铮铮响的乡绅。」
《漢語大詞典》:革听(革聽)
改变听闻。指提高名声。 南朝 宋 颜延之 《谢子竣封建城侯表》:“爵踰三等,户越兼千。生邀洪礼,身茂盛世。闔宗革听,尽室改观。”
《漢語大詞典》:猛人
方言。谓有名声、权势能力或财富的人物。 鲁迅 《而已集·扣丝杂感》:“﹝《语丝》﹞大约惟在 上海 者被押……在 中国 ,凡是猛人(这是 广州 常用的话,其中可以包括名人、能人、阔人三种),都有这种的运命。” 黄谷柳 《虾球传·白云珠海》:“大军北上之后, 张果老 便成为后方重镇的猛人。”
《漢語大詞典》:逆风家(逆風家)
赞誉德才超卓的人,谓其名声逆风远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有北来道人好才理,与 林公 相遇於 瓦官寺 ,讲《小品》,于时 竺法深 、 孙兴公 悉共听。此道人语,屡设疑难, 林公 辩答清析,辞气俱爽。此道人每輒摧屈。 孙 问 深公 :‘上人当是逆风家,向来何以都不言?’” 刘孝标 注引 庾法畅 《人物论》:“ 法深 学义渊博,名声蚤著,弘道法师也。”
《漢語大詞典》:棋名
棋艺卓越的名声。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此时年纔十五六岁,棋名已著一乡。”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到得京中,但是对局,无有不输於小道人的,棋名大震。”
《漢語大詞典》:洁誉(潔譽)
犹言好名声。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华阳洞小儿化为龙》:“ 茅山 隐士 吴绰 ,素擅洁誉。”
分類:好名名声
《國語辭典》:有名无实(有名無實)  拼音:yǒu míng wú shí
语本《国语。晋语八》:「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指虚有其名而无实际内容。《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逮至中叶,忌其失节,割削宗子,有名无实,天下旷然,复袭亡秦之轨矣。」《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我做官是你晓得的,那有馀钱做这样有名无实的事业?」也作「有名亡实」。
《国语辞典》:远近驰名(远近驰名)  拼音:yuǎn jìn chí míng
名声流传极广,远近的人都知道。如:「台南的小吃远近驰名,因此许多人纷纷慕名前往品尝。」
《漢語大詞典》:游光扬声(游光揚聲)
流传荣誉,播扬名声。 清 钱谦益 《吴中名贤表扬续议》:“列郡之中,亦有弓旌賁及,著作繁富,游光扬声,倾动海内者矣。” 清 钱谦益 《督漕李石台使君去思记》:“今夫达官能人游光扬声传遽公卿者,生祠堂屋,幡幢刺天,或彝为溲牢矣。”
《漢語大詞典》:逐名趋势(逐名趨勢)
追求名声和权势。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世俗之人,交不论志,逐名趋势,热来冷去,见过不改,视迷不救。”
《漢語大詞典》:贞声(貞聲)
贞洁的名声。 明 王祎 《钱夫人罗氏墓铭》:“贞声徽誉,蔼焉著闻,乡邦之人,莫不称 钱氏 有贤母也。”
分類:贞洁名声
《國語辭典》:赃污狼藉(贓汙狼藉)  拼音:zāng wū láng jí
因贪污受贿而名声败坏,至不可收拾的地步。《魏书。卷八九。酷吏传。崔暹传》:「初以秀才累迁南兖州刺史,盗用官瓦,赃污狼藉,为御史中尉李平所纠,免官。」唐。白居易 贬于尹躬洋州刺史制:「中书舍人于尹躬,其弟皋谟,赃污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