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野心狼  拼音:yě xīn láng
比喻对名利、权势或领土有贪图意念的人或国家。如:「这个野心狼不但占据了我们国家,还企图奴役我们人民。」
《國語辭典》:封官许愿(封官許願)  拼音:fēng guān xǔ yuàn
答应与人名利地位以诱使他人替自己卖命。如:「他常用封官许愿的方法来激励他的部属们,以期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
《國語辭典》:功名利禄(功名利祿)  拼音:gōng míng lì lù
官位与财利。如:「为了功名利禄,有些人居然违背良心做事,实在不应该。」
《國語辭典》:高人逸士  拼音:gāo rén yì shì
清高洒脱不求名利的人。宋。陆九渊 黄氏墓志铭:「梁君去年尝游卢阜,其谈山水之胜,诵高人逸士之文,亹亹不倦。」也作「高人胜士」。
《漢語大詞典》:白蚁争穴(白蟻争穴)
比喻竞逐名利。 元 马谦斋《沉醉东风·自悟》曲:“取富贵青蝇竞血,进功名白蚁争穴。”
分類:竞逐名利
《國語辭典》:求名求利  拼音:qiú míng qiú lì
求取名声财利。宋。孙惟信 水龙吟。小童教写桃符词:「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也作「求名夺利」。
《國語辭典》:求名夺利(求名奪利)  拼音:qiú míng duó lì
求取名聲,爭奪財利。明。沈受先《三元紀》第一六齣:「求名奪利誇得意,勝似狀元及第。」也作「求名求利」。
《國語辭典》:如蝇逐臭(如蠅逐臭)  拼音:rú yíng zhú chòu
像苍蝇追逐有臭味的东西一般。比喻追求名利、趋炎附势的龌龊行径。《程乙本红楼梦》第七七回:「那媳妇却倒伶俐,又兼有几分姿色,……招惹的赖大家人如蝇逐臭,渐渐做出些风流勾当来。」
《漢語大詞典》:荣罗(榮羅)
谓名利之罗网。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甄命授四:“若形羈荣罗,鼓轮华园,乘波适物,鸣簪风尘,外有谋道之名,内有百忧来臻者。”
分類:名利罗网
《國語辭典》:抗尘走俗(抗塵走俗)  拼音:kàng chén zǒu sú
奔走于尘俗之中,指热衷于追求名利。元。顾瑛〈饯谢子兰〉诗:「抗尘走俗山泽容,自言千里窜荆棘。」
《國語辭典》:卖友求荣(賣友求榮)  拼音:mài yǒu qiú róng
出卖朋友以谋求自己的荣华富贵。如:「他为了争取上司的好感,不惜卖友求荣。」
《國語辭典》:卖国求荣(賣國求榮)  拼音:mài guó qiú róng
出卖国家,以谋求个人的荣华富贵。《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四八回:「好贱婢!你有多大的本领,焉敢卖国求荣!」《说岳全传》第三三回:「狗男女!你们父子卖国求荣,残害良民,正要杀你;今日杀父之仇,还想走到那里去么?」
《漢語大詞典》:利名匙
喻攫取名利的手段。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一折:“则我这五知堂不透利名匙。”
《漢語大詞典》:利惹名牵(利惹名牽)
亦作“ 利綰名牵 ”。 谓为名利所诱惑羁绊。 元 张可久 《湘妃怨·乐闲》曲:“想当年利惹名牵。” 明 高明 《琵琶记·副末开场》:“一举鰲头,再婚 牛氏 。利綰名牵竟不归。”
《漢語大詞典》:利锁名缰(利鎖名韁)
谓受名利束缚。 宋 方千里 《庆春宫》词:“人生如寄,利锁名韁,何用縈縈?”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把一枕南柯省悟,再休被利锁名韁相缠住。”
分類:名利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