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96,分1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合格
合流
迎合
苟合
合处
人合
夜合
合宜
求合
合璧
合道
合祭
合成
作合
分合
《國語辭典》:合格  拼音:hé gé
符合规定的标准。《旧五代史。卷一四九。职官志》:「应合收补人,须是本官亲子孙年貌合格,别无渝滥,方许施行。」《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合格及第者,列名放榜于尚书省。」
《國語辭典》:合流  拼音:hé liú
1.水流汇合在一起。如:「这座城市位在两条大江的合流之处,十分繁华。」《书经。禹贡》:「伊、洛、瀍、涧既入于河。」汉。孔安国。传:「四水合流而入河。」《三国志。卷三八。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秦宓》:「故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
2.比喻思想、行动等方面趋于一致。如:「由于环保意识高涨,各种推动环保的行动已在世界各地合流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3.不同流派的学术、艺术等融合为一体。
《國語辭典》:迎合  拼音:yíng hé
1.逢迎,揣测人意而投其所好。《资治通鉴。卷二二○。唐纪三十六。肃宗至德二年》:「于承平之日,无一言以规人主之失,救社稷之危,迎合苟容,以窃富贵。」《文明小史》第二三回:「魏总办实在看不过,无奈深晓得这位抚台的意思,正显得他能吃苦,并非自己不愿供给,他今要迎合他的意思,只得如此。」
2.会合。《南齐书。卷二六。陈显达传》:「申司州志节坚明,分见迎合,总勒偏率,殿我而进。」
《國語辭典》:苟合  拼音:gǒu hé
1.不依道义行事,只知阿谀迎合。《文选。陆机。辩亡论》:「故百官苟合,庶务未遑。」
2.通奸。指非合法婚姻的结合。
《骈字类编》:合处(合处)
汉书礼乐志沇沇四塞假狄合处经营万亿咸宁厥宇注合处内附也假即遐字
分类:合处
《韵府拾遗 合韵》:人合
王安石诗拙于人合且天合
分类:人合
《國語辭典》:夜合  拼音:yè hé
1.蓼科「何首乌」的别名。参见「何首乌」条。
2.豆科「合欢」的别名。参见「合欢」条。
3.百合科「百合」的别称。参见「百合」条。
《國語辭典》:夜合花  拼音:yè hé huā
植物名。木兰科木兰属,常绿灌木,全株光滑无毛。叶椭圆形,硬革质。花下垂,花被片九枚,肉质,倒卵形,黄白色,有香气,入夜尤浓烈,日开夜合,故称为「夜合花」。也称为「夜香木兰」。
《國語辭典》:合宜  拼音:hé yí
适合、恰当。唐。姚合〈题凤翔西郭新亭〉诗:「结构方殊绝,高低更合宜。」《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若是有合宜的事我就可以出去;若没有相当的事我就先在京里。」也作「合式」、「合适」。
《漢語大詞典》:求合
(1).谓寻求志同道合者。《楚辞·离骚》:“ 汤 禹 严而求合兮, 挚 咎繇 而能调。” 王逸 注:“求其匹合。”
(2).犹求欢。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土像为祟:“是夕,即有艷妇入室求合, 洪 心乱不能却。”
《國語辭典》:合璧  拼音:hé bì
1.双璧。南朝梁。江淹〈丽色赋〉:「赏以双珠,赐以合璧。」
2.璧是圆形的,所以「合璧」用以比喻日月。如:「日月合璧」、「合璧连珠」。《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3.形容两类事物搭配合意。如:「李叔同、丰子恺合著《护生画集》堪称诗画合璧。」
4.指结合两种文化的特质或精华。如:「中西合璧」。
5.对照两种或两种以上语文的词汇、文句。如:「《御制满蒙合璧文鉴》有乾隆八年的武英殿木刻本。」
《漢語大詞典》:合道
谓合于自然或人事的道理。史记·曹相国世家论:“ 参 为 汉 相国,清静极言合道。”《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帝叹息” 裴松之 注引魏书:“ 歆 性周密,举动详慎,常以为人臣陈事,务以讽諫合道为贵。” 南唐 李中 《献乔侍郎》诗:“卷舒唯合道,喜愠不劳神。”
《漢語大詞典》:合祭
(1).合于祧庙而祭。古代帝王对其世次疏远之祖,依制迁其神主藏于祧庙而合祭之。《公羊传·文公二年》:“大祫者何?合祭也。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于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大祖。” 何休 注:“毁庙,谓亲过高祖,毁其庙,藏其主于大祖庙中。”
(2).天神地祇,合在一起祭祀。《汉书·郊祀志下》:“天地合祭,先祖配天,先妣配墬,其谊一也。” 宋 苏轼 《郊祀奏议》:“谨按后汉书·郊祀志, 建武 二年初,制郊兆於 洛阳 ,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向西上,此则 汉 世合祭天地之明验也。”宋史·盛陶传:“议合祭天地,请从先帝北郊之旨。”
《國語辭典》:合成  拼音:hé chéng
1.由部分结合成整体。如:「两个正三角形可以合成一个四方形。」
2.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反应物,经化学变化,结合而成新的产物,称为「合成」。通常新产物的分子量较反应物为大。
《漢語大詞典》:作合
(1).诗·大雅·大明:“ 文王 初载,天作之合。”后因以“作合”指男女结成夫妇。 晋 潘岳 《南阳长公主诔》:“肇自弱笄,有馥其芬,言告言归,作合于 荀 。” 宋 曾巩 《宗室承操新妇王氏进封国夫人制》:“具官某新妇某氏,作合宗藩,躬有驯德。”
(2).引申指做媒。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适丧耦,县令为作合,遂成二姓之好。”
《國語辭典》:分合  拼音:fēn hé
分开与合拢。《孙子。军争》:「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