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莫乃耳合金  拼音:mò nǎi ěr hé jīn
镍铜合金的通称,为英语Monel的音译。含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的镍,其馀大部分为铜,以及少量的铁、锰、矽、碳等。具耐蚀性与耐热性,常用作电子仪器及精密机械的材料。
《国语辞典》:银样蜡鎗头(银样蜡鎗头)  拼音:yín yàng là qiāng tóu
表面像是银质,其实是铅锡合金制成的鎗头。比喻以假乱真的赝品或指虚有其表,中看不中用。《红楼梦》第二三回:「一般也吓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苗儿不秀,是个银样蜡鎗头。』」也作「银样蜡枪头」、「银样镴枪头」、「银样镴鎗头」。
《国语辞典》:巴比特合金  拼音:bā bǐ tè hé jīn
一种合金,由美国伊沙克。巴比特(Isaac Babbitt)发明。系锡、锑、铜、铅等金属混合,色白,质地柔软光滑,可用于蒸汽机的轴承,以减少摩擦。也译作「巴比合金」、「巴毕脱合金」、「巴氏合金」。
分类:合金美国
《国语辞典》:易熔合金  拼音:yì róng hé jīn
以铋为主要成分的合金,熔点在摄氏一百九十九度以下者。通常由铋、铅、锡、镉等构成。可制电流保险丝及防火用的自动洒水器等。
《国语辞典》:白饰金(白饰金)  拼音:bái shì jīn
一种合金。通常用来装饰或作为齿科材料。有金钯系合金、金镍系合金等。
《国语辞典》:白合金  拼音:bái hé jīn
以锡或铅为主体的轴承合金。由硬质金属质点均匀散布于软质合金内部而成,故兼备硬软两特性。
《国语辞典》:铜釬(铜釬)  拼音:tóng hàn
在两零件欲釬接的部位以铜合金熔化后填补其间,使零件紧密结合的方法。常用于碳化钨刀具与刀把的釬接。
《国语辞典》:汞合金  拼音:gǒng hé jīn
汞,水银的学名。汞合金是一种含有汞的合金。也称为「银粉」。
《国语辞典》:冷焊  拼音:lěng hàn
在室温下,应用机械摩擦力接合金属的方法。适用于焊接塑性良好的金属,如铜线、铝线等。
《国语辞典》:炮铜(炮铜)  拼音:pào tóng
铜锡合金,旧时用以铸造大炮。
《国语辞典》:电冶(电冶)  拼音:diàn yě
利用电能产生的高温来冶炼金属或合金。
《国语辞典》:釬接(釬接)  拼音:hàn jiē
以低熔点金属为焊料,接合金属材料。如:「虽然锅子的把手断了,但是可以拿去给人釬接。」
《国语辞典》:包析反应(包析反应)  拼音:bāo xī fǎn yìng
合金冷却时,二种固相互相作用而生成第三种固相的反应,称为「包析反应」。为可逆反应,在二元合金系中且是恒温进行。
《国语辞典》:包晶反应(包晶反应)  拼音:bāo jīng fǎn yìng
合金冷却时,一液相与一固相起作用,产生第二种固相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在二元合金系中且为恒温反应。
《国语辞典》:铝青铜(铝青铜)  拼音:lǚ qīng tóng
一种以铜为主要成分,含铝量在百分之四到十五之间的合金。因具有较高强度的耐蚀性、耐磨性和耐热性,适于制造机械零件;又有不易变暗的金属光泽,因此,也可用于珠宝饰物和建筑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