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檄召  拼音:xí zhào
用檄文徵召。《汉书。卷四二。申屠嘉传》:「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南史。卷四九。刘怀珍传》:「本州刺史张稷辟为主簿,主者檄召吁,乃挂檄于树而逃。」
分类:檄文徵召
《漢語大詞典》:节召(節召)
谓使者持节宣召。 宋 张先 《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词:“须知,繫国安危。料节召还趋浴凤池。且代工施化,持钧播泽,置盂天下,此外何思。”
《韵府拾遗 阳韵》:召王
左传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
《骈字类编》:下召
宋史郑侠传愿陛下开仓廪赈贫乏取有司掊克不道之政一切罢去冀下召和气上应天心延万姓垂死之命
《漢語大詞典》:招召
(1).谓招来祸福。 汉 王符 潜夫论·卜列:“行有招召,命有遭随,吉凶之期,天难諶斯。”
(2).招引;招致。北齐书·薛修义传:“ 脩义 少而姦侠,轻财重气,招召豪猾。时急难相奔投者,多能容匿之。”
(3).招赘。《元典章·户部四·婚礼》:“照得嫁娶并招召女偦,婚姻聘财,各有定例。”
《漢語大詞典》:内召
被皇帝召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 永康 程京兆 正谊 ,与 义乌 虞怀忠 同禄命,同以辛未成进士,同作司李,同日内召。”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若 骆文忠 、 曾文正 暨今 湘阴 相国诸公,虽未一日内召,而丰功茂伐,彪炳琅书。”
分類:召见帝王
《韵府拾遗 啸韵》:后召(后召)
邺侯家传代宗欲相李泌元载忌之不得已出泌约曰后召当以银为信匆除银青泌知载必败已且相矣
《漢語大詞典》:召公棠
见“ 召棠 ”。
《國語辭典》:召棠  拼音:shào táng
周召伯巡行南国,舍于甘棠之下,国人爱之而敬其树,作甘棠。见《诗经。召南。甘棠》。比喻官吏的德化显著,遗爱在民。南朝梁。刘孝绰 栖隐寺碑:「地虽旧域,其宇惟新,召棠且思,羊碑犹泣。」
分類:巡行
《漢語大詞典》:召呼
呼唤;通知;交代。周礼·天官·小宰“掌官令以徵令” 汉 郑玄 注:“徵令,趋走给召呼。”后汉书·乌桓传:“大人有所召呼,则刻木为信,虽无文字,而部众不敢违犯。”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召呼三臺尚书以下自诣 卓 府啟事。”
《骈字类编》:南召
明一统志南召县在南阳府城北一百四十里
《國語辭典》:宠召(寵召)  拼音:chǒng zhào
受高位者邀请的敬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今承宠召过来,却又屡屡相觑,却像有些委决不下的事,是什么缘故?」
《漢語大詞典》:宠招(寵招)
亦作“ 宠召 ”。 对高位者邀请的敬辞。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团圆》:“老夫感蒙过爱,特辱宠招,不胜愧感之至。” 田汉 《关汉卿》第七场:“您知道歌台舞榭我是不大来的。昨天我就没有能来奉陪。今天 阿大人 再三宠召,不能不来。”
《骈字类编》:夕召
唐书魏元忠传见朝奏下
《分类字锦》:召毕(召毕)
魏志陈思王植传陛下远览姬文二虢之援中虑周成召毕之辅下存宋昌磐石之固
分类:偶字
《漢語大詞典》:追召
征召,召集。 宋 赞宁 宋高僧传·义解二·唐荆州玉泉寺恒景:“先时追召天下高僧兼义行者二十餘人,常於内殿修福。”
分類:征召召集
《國語辭典》:除召  拼音:chú zhào
因授官而被召。《宋书。卷六六。王敬弘传》:「敬弘每被除召,即使祗奉,既到宜退,旋复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