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2,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方召
召虎
命召
召拜
赴召
召棠
应召
呼召
辟召
驿召
召保
得召
徵召
召擢
召问
《漢語大詞典》:方召
亦作“ 方邵 ”。 西周 时助 宣王 中兴之贤臣 方叔 与 召虎 的并称。后借指国之重臣。宋书·王镇恶传:“﹝ 镇恶 ﹞实扞城所寄,国之 方 邵 也。” 隋 卢思道 《劳生论》:“ 方 邵 重臣,外扬武节。” 唐 李华 《卢中郎斋居记》:“庙堂有风力之臣,征镇皆 方 召 之老。”旧唐书·太宗纪上:“ 周宣 驱驰 方 召 ,亦能制胜 太原 。”
《韵府拾遗 麌韵》:召虎
朝野佥载有人能结坛召虎人有疑罪令登坛有罪者虎伤无罪者不顾名虎噬
《韵府拾遗 啸韵》:命召
吴志周瑜传注与曹氏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于人也
《漢語大詞典》:召拜
征拜;任命。史记·李将军列传:“於是天子乃召拜 广 为 右北平 太守。”宋书·沈庆之传:“又特临轩召拜。”
分類:任命
《漢語大詞典》:赴召
应朝廷征召。晋书·郗鉴传:“ 鉴 不应其召,从兄 旭 , 郗 之别驾,恐祸及己,劝之赴召, 鉴 终不迴。” 明 文徵明 《跋东坡五帖叔党一帖》:“而有‘来日渡 江 ,愈远左右’之语,当是自 杭 赴召途中,与 王忠玉 者。” 蔡东藩 《唐史演义》第四十回:“ 安石 方入任侍中,不肯赴召。”
分類:朝廷征召
《國語辭典》:召棠  拼音:shào táng
周召伯巡行南国,舍于甘棠之下,国人爱之而敬其树,作甘棠。见《诗经。召南。甘棠》。比喻官吏的德化显著,遗爱在民。南朝梁。刘孝绰 栖隐寺碑:「地虽旧域,其宇惟新,召棠且思,羊碑犹泣。」
分類:巡行
《國語辭典》:应召(應召)  拼音:yìng zhào
1.接受徵召。《汉书。卷七一。平当传》:「上使使者召,欲封当。当病笃,不应召。」
2.接受召唤。《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急传旨,宣召叶尊师,法善应召而至。」
《漢語大詞典》:呼召
呼唤;召唤。三国志·魏志·袁绍传“以大将军掾为侍御史”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英雄记》:“ 袁本初 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 宋 赵升 朝野类要·差除:“欲见宰直者,具名刺门状……候呼召随引参见。” 元 邓玉宾 《粉蝶儿》套曲:“比着他有使命向门前呼召,諕的早吃丕丕的胆颤心摇。” 巴金 《秋》二十:“那是一种呼召,一种鼓舞。”
分類:呼唤召唤
《國語辭典》:辟召  拼音:bì zhào
因才高名重受人荐举,而被徵召授以职位。《后汉书。卷二七。郑均传》:「常称病家廷,不应州郡辟召。」《文献通考。卷三九。选举考一二》:「以乡举里选循序而进者,选举也;以高才重名躐等而升者,辟召也。」
分類:辟召征召
《漢語大詞典》:辟除(闢除)
(1).开辟。指打开通路。 汉 焦赣 《易林·屯之兑》:“道路辟除,南至 东辽 , 卫子 善辞,使国无忧。”
(2).特指开道。明史·陈选传:“士民数万号泣遮留,使者辟除乃得出。”
(3).谓开垦荒地。 郭沫若 《盲肠炎·不读书好求甚解》:“农人说是在为国辟除草莱,工人说是在为国殖产兴邦。”
(1).打扫;扫除。管子·心术上:“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故曰不洁则神不处。”
(2).引申为驱除。《荀子·成相》:“ 禹 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 共工 。”
(3).祛除;禳除。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杀狗磔邑四门》:“今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取法於此也。” 三国 魏 曹植 《大墙上蒿行》:“驳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顺星》:“十三日至十六日,由堂奥以至大门,燃灯而照之,谓之散灯花,又谓之散小人。亦辟除不祥之意也。”
(4).征聘授官。周礼·地官·胥:“自胥师以及司稽皆司市所自辟除也。”后汉书·百官志一:“ 汉 初掾史辟,皆上言之,故有秩比命士。其所不言,则为百石属。其后皆自辟除,故通谓百石云。” 宋 陆游 《蜡弹省札》:“七品以下听便宜辟除。”
(5).芟除(杂草)。 清 唐孙华 《治圃》诗之二:“辟除去荒秽,雍土培污洼。”
(1).开垦。 三国 魏 曹丕 《登城赋》:“平原博敞,中田闢除,嘉麦被垄,缘路带衢。”
(2).开发。 康有为 《大同书》丁部:“就优胜劣败天演之理论之,则我 中国 之南,旧为 三苗 之地,而为我 黄帝 种神明之裔所闢除。”
《漢語大詞典》:驿召(驛召)
以驿马传召。 宋 欧阳修 《胡先生墓表》:“ 皇祐 中,驛召至京师议乐,復以为大理评事兼太常寺主簿。”宋史·后妃传上·英宗高皇后:“ 哲宗 嗣位,尊为太皇太后,驛召 司马光 、 吕公著 ,未至,迎问今日设施所宜先。”
分類:驿马
《漢語大詞典》:召保
取保;找保人。《元典章·台纲一·行台》:“诸罪囚枷锁监禁之例,各以所犯斟酌。干连人不关利害及虽正犯而罪轻者,召保听候,毋致非理死损。”
分類:取保保人
《骈字类编》:得召
汉书枚乘传子皋年十七上书梁共王得召为郎 后汉书鲁恭传肃宗集诸儒于白虎观恭特以经明得召与其议
《漢語大詞典》:徵召
征求召集。汉书·元帝纪:“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徵召证案,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一:“今所以相徵召者,一以助事佐事,二以受业治身。”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听得 杨得意 举荐 司马相如 ,蒙朝庭徵召去了。” 叶圣陶 《寒晓的琴歌》:“他们夜间应人家的征召,当然没有练习的功夫;此刻是清晨,征召他们的人睡了,他们才得在那里豫备他们的功课。”
《漢語大詞典》:召擢
召回擢用。宋史·选举志六:“在外侍从虽在謫籍,无大过而政事才学实可用者,亦与召擢。”
分類:召回擢用
《韵府拾遗 问韵》:召问(召问)
宋史王嗣宗传真宗将祀汾阴以永兴重地思得才兼文武者镇之谓宰相曰嗣宗尝自言知外事可以当此任宜召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