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啼叫  拼音:tí jiào
1.鸟鸣声。如:「你听,那黄莺啼叫声真悦耳!」
2.小孩的哭喊声。《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归来不到天明,这个孩儿又在门外啼叫。」
分類:啼叫鸣叫
《國語辭典》:叫做  拼音:jiào zuò
(事物)称为。《西游记》第五九回:「灵吉笑道:『那妇人唤名罗刹女,又叫做铁扇公主。』」《儒林外史》第一回:「这就是门生治下一个乡下农民,叫做王冕,年纪也不甚大。」
分類:叫做命名
《漢語大詞典》:叫叫
(1).远声。《汉书·扬雄传下》:“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回。” 颜师古 注:“叫叫,远声也。” 唐 柳宗元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杳杳渔父吟,叫叫羈鸿哀。”一说,叫,通“ 噭 ”。 黄侃 《读〈汉书〉〈后汉书〉札记》:“大语叫叫,叫读为噭。 楚 谓小儿泣不止曰噭咷。此谓大语声反小也。”
(2).喊叫;呼叫。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我这里高声的叫叫到五六回,哥哥你便开门,呆廝可便与哥哥支揖。” 严复 《原强》:“殷忧正所以啟圣明耳,何直为此叫叫也?”
(3).方言。叫子。《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折一根芦苇,做一枚叫叫。”参见“ 叫子 ”。
《國語辭典》:叫子  拼音:jiào zi
一种以竹木、牙骨或铜铁等制成的哨子,用嘴吹能发出声响。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七。权智》:「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人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谓之『颡叫子』。」
《國語辭典》:叫苦  拼音:jiào kǔ
呼喊所受的苦难。《薛仁贵征辽事略》:「背后薛仁贵合二将兵赶莫离支走,马上叫苦三声,只见一漫漫的海水当其路头。」《老残游记》第一六回:「子谨不便措辞,心中却暗暗的替魏家父女叫苦。」
《漢語大詞典》:叫欢
(1).欢呼。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民相扶携,守州门,叫讙为贺。”
(2).喧叫;叫嚣。 唐 韩愈 《平淮西碑》:“ 淮 蔡 不顺,自以为强,提兵叫讙,欲事故常。”
《漢語大詞典》:叫窱
深邃,深远。 明 唐瑀 《破山寺》诗:“如闻老龙吟,叫窱风涛杂。”
分類:深邃深远
《國語辭典》:鸣叫(鳴叫)  拼音:míng jiào
昆虫鸟兽发出的声音。如:「夜晚,走在田野,可以听到夜莺的鸣叫。」
《国语辞典》:叫醒  拼音:jiào xǐng
叫唤使之苏醒。如:「早上七点记得叫醒我。」
分类:叫唤苏醒
《國語辭典》:叫骂(叫罵)  拼音:jiào mà
大声骂人。《宋书。卷四八。傅弘之传》:「军败陷没,佛佛逼令降,弘之不为屈,时天寒,裸弘之,弘之叫骂见杀。」
分類:叫骂大声
《骈字类编》:前叫
唐 孟郊 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 其二 回雁忆前叫,浪凫念后漂。
《漢語大詞典》:欢叫
(1).喧哗叫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 勱 躬祷祀,水犹未减,乃列阵被杖,鼓譟讙叫,且刺且射,大战三日。”
(2).欢呼叫唤。讙,通“ 欢 ”。新唐书·南蛮传下·西原蛮:“愿因改元大庆,普赦其罪,遣郎官、御史以天子意丁寧宣諭,必能讙叫听命。”
《韵府拾遗 麌韵》:叫虎
张耒诗夜山时叫虎晚市早收灯
《國語辭典》:叫门(叫門)  拼音:jiào mén
在门外呼叫里面的人来开门。《红楼梦》第六三回:「只听有人叫门,老婆子忙出去问时,原来是薛姨妈打发人来接黛玉的。」
《韵府拾遗 遇韵》:叫诉(叫诉)
北史吴悉达传刺史以悉达兄弟行著乡里板赠悉达父勃海太守悉达后欲改葬亡失坟墓推寻弗获号哭之声昼夜不止叫诉神祇忽于悉达足下地陷得父铭记因迁葬曾祖已下三世九丧倾尽资业不假于人
《骈字类编》:蝉叫(蝉叫)
陆泳吴下田家志蜘蟟蝉叫稻生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