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句断(句斷)  拼音:jù duàn
分断文句。《文选。马融。长笛赋》:「节解句断,管商之制也。」宋。欧阳修〈绛守居园池〉诗:「孰云己出不剽袭,句断欲学盘庚书。」
《漢語大詞典》:句投
句读。文选·马融〈长笛赋〉:“观法於节奏,察变於句投。” 李善 注:“説文:‘逗,止也。’投,与‘逗’古字通。音豆。投,句之所止也。”参见“ 句读 ”。
分類:句读
《國語辭典》:句读(句讀)  拼音:jù dòu
古人指文章休止和停顿处。文中语意完足的称为「句」,语意未完而可稍停顿的称为「读」。书面上用圈和点来标记。唐。韩愈 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聊斋志异。卷七。仙人岛》:「我言君不通,今益验矣。句读尚不知邪?」也作「句度」。
《國語辭典》:句度  拼音:jù dù
古人指文章休止和停顿处。文中语意完足的称为「句」,语意未完而可稍停顿的称为「度」。书面上用圈和点来标示。唐。元稹〈乐府古题序〉:「句度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差,莫不由之准度。」唐。皇甫湜 答李生第二书:「书字未识偏旁,高谈稷契;读书未知句度,下视服郑。」也作「句读」。
分類:句读
《國語辭典》:句读(句讀)  拼音:jù dòu
古人指文章休止和停顿处。文中语意完足的称为「句」,语意未完而可稍停顿的称为「读」。书面上用圈和点来标记。唐。韩愈 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聊斋志异。卷七。仙人岛》:「我言君不通,今益验矣。句读尚不知邪?」也作「句度」。
《漢語大詞典》:语度(語度)
犹句读。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凡将:“艺文类聚《凡将》一语曰‘鐘、磬、竽、笙、筑、坎篌’,与《急就》记乐之言,所谓‘竽、笙、箜篌、琴、筑、筝’者,其语度、规制全同。”
分類:句读
《國語辭典》:汉语(漢語)  拼音:hàn yǔ
中国话,汉藏语系中的一个语言。包括北方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语等七种主要方言。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漢語大詞典》:等平
谓整治以得其平。说文·竹部:“﹝等﹞从竹寺。寺,官曹之等平也。” 段玉裁 注:“官之所止九寺,於此等平法度,故‘等’从竹寺。” 王筠 句读:“寺有法度,官曹於此稽之,辨其等以得其平。” 徐灏 笺:“等之古义盖法曹之简书,故从寺。等者平也。史记·张释之传曰:‘廷尉者,天下之平也。’”
分類:整治句读
《國語辭典》:劼毖  拼音:jié bì
谨慎。《书经。酒诰》:「予惟曰:『汝劼毖殷献臣。』」
分類:谨慎句读
《國語辭典》:圈点(圈點)  拼音:quān diǎn
1.于书本或文章上字句旁,标上圆圈或点,表示词句的精采处或值得注意者。《儒林外史》第三回:「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2.为没有标点的文章断句。如:「圈点十三经」。
3.断句所用的符号,圆的叫圈,顿的叫点。
《漢語大詞典》:传读(傳讀)
传授句读。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尚书初出於屋壁,朽折散絶,今其书见在,时师传读而已。”
分類:传授句读
《漢語大詞典》:咳咳
(1).胎儿拳曲貌。说文·亥部:“亥……从二。二,古文上字。一人男,一人女也。从乙,象褱子咳咳之形。” 王筠 句读:“咳咳,重言之,似指胞中拳曲之状。”
(2).喜笑貌。《西游记》第九三回:“只见街坊上,士农工商,文人墨客,愚夫俗子,齐咳咳都道:‘看抛绣球去也!’”
《國語辭典》:标点(標點)  拼音:biāo diǎn
1.圈点句读的符号。《宋史。卷四三八。儒林传八。何基传》:「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
2.在文字中标上圈点。如:「文章如不标点,就不容易使人瞭解。」
《漢語大詞典》:点句
点断句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 宋 庆元 初, 赵子直 当国,召 朱文公 为侍讲, 文公 欣然而至。积诚感悟,且编次讲义以进。 寧宗 喜,令点句来。”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序》:“本朝以经艺试士,科场定例,又有点句句股之学,皆因时适变,涂辙百出不穷。”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他的那笔小楷又写的飞快,不曾继烛,添注涂改,点句勾股,都已完毕,连草都补齐了。”
分類:断句句读
《漢語大詞典》:点逗(點逗)
本谓句读标点,亦用以指叙述写作。 狄平子 《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故有叙述累千万言而仍含蓄不尽者,亦有点逗仅一二语而已发洩无遗者。”
《漢語大詞典》:憸利
奸邪利口。书·盘庚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 孔 传:“言憸利小民,尚相顾於箴诲。”说文·心部:“憸,憸詖也。憸利於上,佞人也。” 王筠 句读:“憸利亦连语也…… 汉 时恒言。”旧唐书·萧至忠传:“憸利之辈,冒进而莫识廉隅;方雅之流,知难而敛分丘陇。”
《漢語大詞典》:蔡莽
草莽,草丛。 晋 左思 《魏都赋》:“蔡莽螫刺,昆虫毒噬。”说文·艸部“蔡” 清 王筠 句读:“蔡莽即艸莽也。” 梁启超 《治始于道路说》:“入其鄙而熇秽芜蕞,蔡莽螫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