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亭 → 停亭”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望云亭(望雲亭)
古亭名。 唐
杜甫 《赠翰林张四学士垍》诗:“赋诗 拾翠殿 ,佐酒 望云亭 。” 杨伦 笺注引
《长安志》:“东内 翰林门 北有 九仙门 、 大福殿 、 拾翠殿 。西内有 景福臺 ,臺西有 望云亭 。”
《漢語大詞典》:螺亭
古亭名。故址在今 江西省 赣州市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螺亭 在 南康郡 。昔有一女採螺为业,曾宿此亭,夜闻空中雨声,乃见众螺张口而至,便乱噉其肉,明日惟有骨存焉,故号此亭为 螺亭 。”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之四:“薄暮渔樵人去尽,碧溪青嶂遶 螺亭 。”
《漢語大詞典》:松风亭(松風亭)
古亭名。在 广东 惠阳县 东。 宋
王象之《舆地纪胜·惠州·松风亭》:“在 弥陁寺 后山之巔,始名 峻峰 ,植松二十餘株,清风徐来,因谓之 松风亭 。”
《漢語大詞典》:向吴亭
古亭名。地在今 江苏 丹阳县 。 唐
杜牧 《润州》之一:“ 向吴亭 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冯集梧 注引
《一统志》:“ 向吴亭 在 丹阳 县治南。”向,一本作“ 句 ”。 唐
陆龟蒙 《润州送人往长洲》诗:“秋来频上 向吴亭 ,每上思归意剩生。”
《漢語大詞典》:街邮(街郵)
古亭名。
《文选·潘岳〈西征赋〉》:“尔乃越 平乐 ,过 街邮 。” 李善 注:“ 平乐 ,馆名也。 酈善长
《水经注》曰: 梓泽 西有一原,古旧亭处,即 街邮 也。”
《宋书·五行志二》:“ 晋惠帝 永熙 中, 河内 温县 有人如狂,造书曰:‘……两火没地,哀哉秋兰。归形 街邮 ,路人为叹。’”
《漢語大詞典》:白楼亭(白樓亭)
古亭名。故址在今 浙江省 绍兴市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 浙江 又东北逕重山西,大夫 文种 之所葬也。山上有 白楼亭 ……升陟远望,山湖满目也。” 唐
李白 《赠僧崖公》诗:“手秉玉麈尾,如登 白楼亭 。” 王琦 注:“
《世説》‘ 孙兴公 、 许玄度 共在 白楼亭 ’ 刘孝标 注:‘
《会稽记》曰: 白楼亭 在 山阴 ,临流映壑也。’”亦省作“ 白楼 ”。 唐
李白 :“待我适东 越 ,相携上 白楼 。”
《漢語大詞典》:泗水亭
古亭名。在今 江苏省 沛县 东。 汉高祖 刘邦 曾任 泗水 亭长。
《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及壮,试为吏,为 泗水 亭长。” 张守节 正义:“
《括地志》云:‘ 泗水亭 在 徐州 沛县 东一百步,有 高祖庙 也。’”
《漢語大詞典》:望谼亭
古亭名。在今 江苏省 铜山县 。 宋 苏轼 有《登望谼亭》诗。
《漢語大詞典》:鸿门亭(鴻門亭)
古亭名。因处 陕西 临潼 东 鸿门 而得名。
《后汉书·郡国志一》:“ 新丰 有 驪山 ,东有 鸿门亭 。” 刘昭 注:“
《前书》 高帝 见 项羽 处。”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圁水 又东逕 鸿门县 ,县,故 鸿门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