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71,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遽变
情变
阳变
变事
处变
骤变
四变
惊变
变局
变气
变置
消变
达变
经变
变天
《国语辞典》:遽变(遽变)  拼音:jù biàn
突然、急速的改变。如:「家中突生的遽变,使他整个人崩溃了!」
分类:突然急速
《國語辭典》:情变(情變)  拼音:qíng biàn
情感的变化。如:「我们希望经过情变后,对于感情的看法能更成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故铺观列代,而情变之数可监。」
《骈字类编》:阳变(阳变)
韩诗外传见阴变下庾太极图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信象戏赋见阴翻下
《漢語大詞典》:变事(變事)
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史记·太史公自序:“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汉 徐干 中论·智行:“见变事则达其机,得经事则循其常。” 明 徐野君 《春波影》第三出:“呀,二娘二娘,你家遭这样变事!”
《漢語大詞典》:处变(處變)
(1).生活在异常情况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处常处变,过与不及之间,必须讨论是非,以为制事之本。”《恨海》第七回:“侍奏父母是人子当尽之职,处常尚且如此,何况处变。”
(2).处置事变。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四》:“时咸谓 戚将军 能处变也。”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割慈全国体,处变重宗潢。”
《國語辭典》:骤变(驟變)  拼音:zòu biàn
突然、急遽的变化。如:「面对父母车祸双亡的骤变,他顿失所依,不知所措。」
《骈字类编》:四变(四变)
周礼大司乐见六乐下四宋史乐志见二商下四春秋繁露人之材固有 选如天之时固有变也两小学绀珠易四变单拆交重又三少为重三多为交 多一少为单两少一多为拆 云笈七签中景八神四变九飞炼魂正身明景同晖
《漢語大詞典》:惊变(驚變)
因变故而震惊。 宋 张耒 《神宗皇帝挽词》之二:“三百年成玉鼎丹,縞帷惊变紫宸班。”
《國語辭典》:变局(變局)  拼音:biàn jú
随时会有变化的局势。如:「处在这种动荡不安的变局里,能够活命就已谢天谢地了。」《清史稿。卷四一一。列传。李鸿章》:「阳托和好,阴怀吞噬,一国生事,诸国搆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分類:时局
《漢語大詞典》:变气(變氣)
(1).变化的节气。韩非子·解老:“四时得之以御其变气。”
(2).奇异的云气。汉书·天文志:“迅雷风祅,怪云变气:此皆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发于天者也。”
(3).异常的气味。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中山经·蓟柏》:“蓟柏白华,厥子如丹。实肥变气,食之忘寒。”
《國語辭典》:变置(變置)  拼音:biàn zhì
改变设置。《孟子。尽心下》:「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乾水溢,则变置社稷。」《清史稿。卷五七。地理志四》:「三十三年,罢将军,设黑龙江巡抚,改为行省,悉裁副都统各缺,变置地方官制。」
分類:另行设立
《漢語大詞典》:消变(消變)
消除灾异或变异。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是时 子产 任政,内惠於民,外善辞令,以交三国, 郑 卒亡患,能以德消变之效也。”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元年“问以灾异及消復之术” 元 胡三省 注:“消復者,消变而復其常也。”
《漢語大詞典》:达变(達變)
通晓事物的变化并能适应之。 晋 陆机 《文赋》:“苟达变而识次,犹开流以纳泉。”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今人学道,号超脱非常,一旦於死生之际,未必能达变。” 清 王韬 《越南通商御侮说》:“盖事贵因时而达变,道在取法以自强。”
《漢語大詞典》:经变(經變)
即变相。指据佛经故事所作的绘画、雕刻或说唱文学,用以宣传教义。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及 大同 中,出旧塔舍利,敕市寺侧数百家宅地以广寺域,造诸堂殿并瑞像周回阁等,穷於轮奂焉。其图诸经变,并 吴 人 张繇 运手。 繇 丹青之工,一时冠絶。”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杨庭光:“ 杨庭光 与 吴 ( 吴道子 )同时,佛像、经变、杂画、山水极妙,颇有似 吴生 处,但下笔稍细耳。”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卢稜伽:“ 卢稜伽 , 吴 ( 吴道子 )弟子也。画迹似吴,但才力有限,颇能细画,咫尺间山水寥廓,物像精备,经变、佛事是其所长。” 赵朴初 《访云冈石窟及华严寺》诗:“四壁所刻多经变,千姿万状尤非凡。”
《國語辭典》:变天(變天)  拼音:biàn tiān
1.天气由晴转变成阴雨。如:「看这样子快变天了,赶紧把衣服收一收吧!」
2.政局有了重大改变,有时可用来称改朝换代。如:「在高压统治下的人民渴望变天。」
《國語辭典》:九天  拼音:jiǔ tiān
1.天的中央及八方。《楚辞。屈原。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2.天之极高处。《孙子。形》:「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作「九霄」、「九重」。
3.比喻宫禁。唐。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王涯 宫词三○首之七:「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