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01,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推变
质变
民变
变食
变火
变格
运变
寒变
变几
变正
陡变
移变
参变
变理
变质
《漢語大詞典》:推变(推變)
(1).推移变化。后汉书·仲长统传论:“虽周物之智,不能研其推变;山川之奥,未足况其紆险。”
(2).推究变异。后汉书·方术传序:“今盖纠其推变尤长,可以弘补时事,因合表之云。”
《國語辭典》:质变(質變)  拼音:zhí biàn
事物本质发生变化。
《國語辭典》:民变(民變)  拼音:mín biàn
人民对统治者的反抗运动。
分類:民众暴动
《漢語大詞典》:变食(變食)
改变平时饮食的内容。论语·乡党:“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改常饌。” 邢昺 疏:“谓将欲接事鬼神,宜自絜净,故改其常饌也。” 宋 朱熹 《观梅小集以斋禁不得奉陪因寄小诗》:“梅花年后欲离披,恰是先生变食时。”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斋:“古人斋必变食,谓不食五荤,非不饮酒、食肉。”
《漢語大詞典》:变火(變火)
相传古代钻木取火,一年之中,随着季节的变换,取火的木材也相应变换,称“变火”。语出周礼·夏官·司爟:“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 郑玄 注:“ 郑司农 説以 鄹子 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贾公彦 疏:“火虽是一,四时以木为变,所以禳去时气之疾也”。 孙诒让 正义:“谓五时各以其木为燧,钻以取火。庄子·外物篇云‘木与木相摩则然’是也。”隋书·王劭传:“﹝ 王劭 ﹞曰:‘臣谨案《周官》,四时变火,以救时疾。明火不数变,时疾必兴。圣人作法,岂徒然也……伏愿远遵先圣,於五时取五木以变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
《漢語大詞典》:变格(變格)
(1).改变通常的样式或常规。 宋 欧阳修 《试笔·苏氏父子》:“近时文章变体如 苏 氏父子,以四六述叙委曲,精尽不减古人,自学者变格为文迨今三十年始得斯人。”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三:“这虽然是一种变格的教法,但于我们,特别是我自己,却有很大的影响。”
(2).与通常不同的样式、规定。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 王香雪 《天仙子·晓发尚湖》﹞全首写景,亦是词中变格,后人不必效顰。”
《漢語大詞典》:运变(運變)
运行变动。 南朝 宋 颜延之 《请立浑天仪表》:“则七晷运变,无匪康时,九代贞观,不絶司历。”
《骈字类编》:寒变(寒变)
张说 奉和圣制途次旧居诗 阳乐寒初变,春恩蛰更苏。
《漢語大詞典》:变几(變几)
指古代以玉雕彤漆等为饰的几案,有别于素几。周礼·春官·司几筵:“凡吉事变几,凶事仍几。”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变几,变更其质,谓有饰也。”按,司几筵掌五几: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一说,为变换新几。 郑玄 注:“谓吉事,王祭宗庙,祼於室,馈食於堂,绎於祊,每事易几,神事文,示新之也。” 孙诒让 正义:“云‘每事易几,神事文,示新之也’者,谓祼时一几,馈食时易一几,绎时又易一几,因祭为神事,其礼尚文,故易几以示絜新也。后 郑 释变为易,与先 郑 变更训同,而义则异。”
《漢語大詞典》:变正(變正)
指衰乱时的变风变雅和治平时的正风正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风》《雅》序人,事兼变正,颂主告神,义必纯美。”
《漢語大詞典》:陡变
突然改变或变化:面色~ㄧ天气~。
《漢語大詞典》:移变(移變)
转变;变动。《后汉书·杨终传》:“愁困之民,足以感动天地,移变阴阳矣。”南史·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 义恭 性嗜不恒,与时移变。” 唐 方干 《赠诗僧怀静》诗:“心地不移变,徒云寒暑侵。”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佗日移变,吾四万万人必有政权自由,可不待革命而得之也。”
《漢語大詞典》:参变(參變)
参考而有所变通。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李梦阳》《王廷相家藏集》:“ 李献吉 以恢阔统辩之才,成沉博伟丽之文……执符於雅謨,参变於诸子,用成一家之言。”
分類:参考变通
《漢語大詞典》:变理(變理)
辩理,论道。变,通“ 辩 ”。 隋 王通 中说·问易:“子谓 董常 几於道,可使变理。”
分類:论道
《國語辭典》:变质(變質)  拼音:biàn zhí
1.事物的本质、原义或人的思想改变。如:「这瓶药水已经变质了。」
2.植物体的一部产生突变,改变固有的性质,称为「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