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变转(變轉)
(1).变更,转变。《易·繫辞上》“生生之谓易” 唐 孔颖达 疏:“阴阳变转,后生次於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
(2).指变声转调。 隋 李孝贞 《听百舌鸟》诗:“间关既多绪,变转復无穷。”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法歌声变转,满座涕潺湲。” 唐 李岑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栖烟鸟》诗:“变转对朝阳,差池栖夕烟。”
(3).变换。《醒世姻缘传》第二二回:“众人道:‘既是奶奶的好心,俺们众人都去变转银子去,再来回奶奶的话。’”
(2).指变声转调。 隋 李孝贞 《听百舌鸟》诗:“间关既多绪,变转復无穷。”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法歌声变转,满座涕潺湲。” 唐 李岑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栖烟鸟》诗:“变转对朝阳,差池栖夕烟。”
(3).变换。《醒世姻缘传》第二二回:“众人道:‘既是奶奶的好心,俺们众人都去变转银子去,再来回奶奶的话。’”
《漢語大詞典》:回换(迴换)
调换;变换。《南史·宋南郡王义宣传》:“今之回换,更在欲为汝耳。”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贡举》:“ 元宗 欲与改官,拜谢而请曰:‘臣女婿 王如泚 见应进士举,伏望圣恩回换,与一及第。’”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乡中多不熟地,卑使然,或回换得数顷高田常熟者,则婚嫁有所指望。”
亦作“廻换”。 改易;变换。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八:“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廻换。” 唐 顾况 《悲歌》:“今人昔人共长叹,四气相催节迴换。” 明 何景明 《元日言志》诗:“世事鉴倚伏,节候感迴换。”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四节:“所谓回换篇目,裨益句章,就是取原有道书,改头换尾,增添文句,算是新书。”
亦作“廻换”。 改易;变换。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八:“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廻换。” 唐 顾况 《悲歌》:“今人昔人共长叹,四气相催节迴换。” 明 何景明 《元日言志》诗:“世事鉴倚伏,节候感迴换。”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四节:“所谓回换篇目,裨益句章,就是取原有道书,改头换尾,增添文句,算是新书。”
《漢語大詞典》:迁换(遷换)
变换;改变。《南史·恩倖传·吕文显》:“而迁换去来,又不依三周之制,送故迎新,吏人疲於道路。”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燕歌行》:“言时序迁换,而行役不归,佳人怨旷,无所诉也。” 宋 晏殊 《破阵子》词:“人貌不应迁换,珍丛又覩芳菲。”
《國語辭典》:化身 拼音:huà shēn
1.佛、菩萨为教化众生而显现的生命形态;亦指人或事物所转化的种种形象。《西游记》第一七回:「尔时菩萨乃以广大慈悲,无边法力,亿万化身,以心会意,以意会身,恍惚之间,变作凌虚仙子。」《西游记》第二五回:「却又打我的化身,所以我真身打噤。」
2.抽象观念的具体形象。如:「他经常仗义执言,为民发声,可以说是正义的化身。」《老残游记》第一一回:「如有一个上帝,则一定有一个『势力尊者』,要知道上帝同阿修罗都是『势力尊者』的化身。」
3.变换身形。如:「孙悟空拥有七十二种变化的法力,能化身为各种人物。」
2.抽象观念的具体形象。如:「他经常仗义执言,为民发声,可以说是正义的化身。」《老残游记》第一一回:「如有一个上帝,则一定有一个『势力尊者』,要知道上帝同阿修罗都是『势力尊者』的化身。」
3.变换身形。如:「孙悟空拥有七十二种变化的法力,能化身为各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