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4
词典
2
分类词汇
12
分类词汇
别体
讹体
破体书
方言
杂体
鸟书
音品
鸟虫书
构拟
换字文章
拗体诗
居移气,养移体
《國語辭典》:
别体(別體)
拼音:
bié tǐ
另一种体式风格。《南史。卷三九。列传。刘勔》:「兼善草隶,自以书似父,乃变为别体。」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言中理准,譬射侯中的,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
分類:
变体
《漢語大詞典》:
讹体(訛體)
变体。与正体相对。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颂赞
》
:“ 陈思 所缀,以
《皇子》
为标; 陆机 积篇,惟
《功臣》
最显:其褒贬杂居,固末代之讹体也。”
分類:
变体
正体
体相
《國語辭典》:
破体书(破體書)
拼音:
pò tǐ shū
1.行书的变体。《俗语考原。破体书引书断》:「王献之变右军行书。号曰『破体书』。」
2.通称不合正体的俗字。也作「破体字」。
分類:
书法
结构
变体
《國語辭典》:
方言
拼音:
fāng yán
1.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因诸种因素产生演变而生成的变体。它只流行于局限的地区,并具有与其他方言或共同语差异的特徵。唐。
王维
〈
早入荥阳界
〉诗:「因人见风俗,入境闻方言。」也称为「土话」、「土语」。
2.书名。旧题汉扬雄撰,十三卷,晋郭璞注。其书于一名一物详其地域言语之异同,为训诂家所取资。
3.才开口说话。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未语人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
分類:
方言
变体
言中
标准语
区别
通行
地区
《漢語大詞典》:
杂体(雜體)
指诗、文字、书法等的各种变体。
《
法书要录
》
卷三引 唐 李嗣真
《书品后》
:“ 右军 ( 王羲之 )若草行杂体,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宋
严羽
《
沧浪诗话·诗体
》
:“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
《离骚》
,再变而为 西汉 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 沈 宋 律诗。” 黄侃
《论文字制造之先后》
:“此二文,或象形,或指事,又非前之半字比;今为定其名,曰杂体。”
分類:
文字
书法
变体
《漢語大詞典》:
鸟书(鳥書)
书体的一种。属篆书的变体。用以书幡信,亦见于瓦当、印文中。
《
晋书·卫恒传
》
:“ 王莽 时,使司空 甄丰 校文字部,改定古文,復有六书,一曰古文, 孔氏 壁中书也……六曰鸟书,所以书幡信也。” 宋
张表臣
《
珊瑚钩诗话
》
卷一:“有‘鸟书’者, 周 史 佚 作,所写赤雀丹书之祥,以书旂幡,取飞翔之状。” 明
陶宗仪
《
书史会要·唐·唐元度
》
:“又为十体,曰古文,曰大篆,曰小篆,曰八分,曰飞白,白薤叶,曰垂针,曰垂露,曰鸟书,曰连珠。”
分類:
书体
篆书
变体
《國語辭典》:
音品
拼音:
yīn pǐn
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在物理上音色专指声音的波形。不同音色的声音具有不同的声波频谱,可以被辨别出来。也称为「音色」、「音质」。
分類:
音位
音色
变体
语音
所处
位置
《國語辭典》:
音色
拼音:
yīn sè
参见「音品」条。
分類:
音色
声音
属性
谐音
多寡
强度
决定
《國語辭典》:
鸟虫书(鳥蟲書)
拼音:
niǎo chóng shū
书体名。是春秋战国到两汉期间,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吴、楚、宋、越等地区的美术字体。此种字体是在篆书结构的基础上,加上鸟虫形体的纹饰,因而得名。最初纯属装饰,多铸刻于兵器、乐器及酒器铭文,后由于此种字体的笔画盘旋屈曲,花样繁多,不易作伪,所以渐用于书写旗帜及符信,后也用于玺印、带钩等题名。传世有吴王子于戈、楚王酓璋戈、宋公栾戈、越王句践剑等器。
分類:
鸟虫书
王莽
六体
体书
篆书
变体
虫鸟
《国语辞典》:
构拟(构拟)
拼音:
gòu nǐ
语言学历史比较法中的一种方法。利用亲属语言中同一个词在形式上的各个变体加以比较,再利用语音规律,模拟出此词在这些亲属语言的基础语中可能的早期形式。
分类:
语言学
历史
法中
各个
变体
《漢語大詞典》:
换字文章
南宋 咸淳 末年出现的一种文章变体。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太学文变》
:“ 咸淳 之末, 江 东 李谨思 、 熊瑞 诸人,倡为变体,奇诡浮艳,精神焕发,多用 庄 列 之语,时人谓之换字文章。”
分類:
末年
文章
变体
《國語辭典》:
拗体诗(拗體詩)
拼音:
ào tǐ shī
凡平仄不依格律的近体诗,称为「拗体诗」。
分類:
格律诗
变体
诗人
刻意
《漢語大詞典》:
居移气,养移体(居移氣,養移體)
地位改变气度,供养改变体质。谓人随着地位待遇的变化而变化。
《
孟子·尽心上
》
:“ 孟子 自 范 之 齐 ,望见 齐王 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朱熹 集注:“居,谓所处之位;养,奉养也。”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此时 朱重 居移气,养移体,仪容魁岸,非復幼时面目, 秦公 那里认得他是儿子。”
《冷眼观》
第十二回:“任凭他发了横财,居移气,养移体,总会在微细之中露出马脚来。”
分類:
地位
变气
气度
供养
变体
体质
随着
着地
待遇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