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
词典
1
分类词汇
5
分类词汇
符守
受箓
膺箓
教育机会均等
应图受箓
《漢語大詞典》:
符守
谓受符为郡守。
《文选·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
:“幸会果代耕,符守 江 南曲。” 李善 注:“
《汉书》
曰:初与郡守为竹使符。” 唐
韦应物
《秋景诣琅琊精舍》
诗:“意有清夜恋,身为符守婴。”
分類:
受符
郡守
《漢語大詞典》:
受箓(受籙)
(1).古代皇帝自称受命于天,接受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叫受箓。
《
诗·大雅·文王序
》
“ 文王 受命作 周 也” 唐 孔颖达 疏:“伐 崇 ,作 灵臺 ,改正朔,布王号於天下,受籙应
《
河图
》
。”
(2).指道家接受符箓。 刘师培
《〈文说〉序》
:“由是 五祖 传灯, 灵素 受籙,师承所在,罔敢或遗,可谓文章之桎梏矣。”
(3).谓新皇帝登基按道家的仪式接受符箓。
《
隋书·经籍志四
》
:“后 周 承 魏 ,崇奉道法,每帝受籙,如 魏 之旧。”
分類:
道家
接受
自称
登基
受符
符箓
受命
仪式
天赐
符命
帝王
《漢語大詞典》:
膺箓(膺籙)
谓帝王承受符命。
《
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
》
:“ 后唐 膺籙,赤文候日。” 李善 注引
《春秋命历引》
:“五德之运徵符合,膺籙次相代。”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时序
》
:“ 太祖 以圣武膺籙, 世祖 以睿文纂业。”
《
旧唐书·窦建德传
》
:“有 宗城 人献玄珪一枚, 景城 丞 孔德绍 曰:‘昔 夏禹 膺籙,天锡玄珪。今瑞与 禹 同,宜称 夏国 。’ 建德 从之。”
分類:
帝王
承受
受符
符命
《国语辞典》:
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
拼音:
jiào yù jī huì jūn děng
1.每一个体应享受符合其能力发展之教育。
2.人民无分性别、年龄、能力、地域、族群、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社经地位及其他条件,接受教育之机会一律平等。
分类:
人民
个体
无分
性别
享受
受符
符合
年龄
能力
地域
教育
族群
宗教
信仰
政治
治理
理念
地位
《国语辞典》:
应图受箓(应图受箓)
拼音:
yìng tú shòu lù
相传帝王是应河图、受符命来统治天下,表示君权乃上天所授。参见「应箓受图」条。《旧唐书。卷二三。礼仪志三》:「物极而复,天祚我唐,武、文二后,应图受箓。」
分类:
帝王
河图
受符
符命
统治
治天
天下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