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3
词典
13
分类词汇
79
其它
1
共79,分6页显示
1
2
3
4
5
6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承命
拜命
被命
沾命
指受
天命
受命
上官
闻命
正朔
革命
便道
丕承
专征
饮冰
《漢語大詞典》:
承命
受命。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苟列定矣,敢不承命。” 唐
岑参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
诗:“何幸承命日,得与夫子俱。”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
卷一:“奴承命代主理家事,岂敢有违。” 郭沫若
《女神之再生》
诗:“我本是奉天承命的人,上天特命我来统一天下。”
分類:
承命
受命
《國語辭典》:
拜命
拼音:
bài mìng
1.受命,指拜官任职。《陈书。卷九。列传。欧阳頠》:「欲令出岭,萧勃留之,不获拜命。」唐。
岑参
〈
送颜平原
〉诗:「吾兄镇河朔,拜命宣皇猷。」
2.谦称不能完成所交付的使命。《左传。庄公十一年》:「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
分類:
受命
拜谢
拜官
任职
吊问
《漢語大詞典》:
被命
(1).谓负着罪犯的名义。 汉 王符
《
潜夫论·述赦
》
:“若使犯罪之人终身被命,得而必刑,则计姦之谋破,而虑恶之心絶矣。” 汪继培 笺:“
《
汉书·刑法志
》
云:‘已论命。’ 晋灼 注:‘命者,名也,成其罪也。’”
(2).奉命;受命。
《
南史·袁顗传
》
:“从幸 湖熟 ,往反数日不被命, 顗 虑祸求出,乃除 建安王 休仁 安西长史。” 宋
陆游
《
老学庵笔记
》
卷一:“ 建炎 苗 、 刘 之变,内侍遇害至多。有 秦同老 者,自 扬州 被命至 荆楚 。前一日还行在,尚未得对,亦死焉。”
《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
》
:“戊辰, 张浚 被命入见。”
分類:
奉命
罪犯
受命
名义
《漢語大詞典》:
沾命
同“霑命”
受命。
分類:
受命
《漢語大詞典》:
指受
(1).受命。
《
晋书·乐志下
》
:“爪牙应指受,腹心献良图。”
(2).指点传授。 明
唐顺之
《月楼唐翁行状》
:“翁貌魁岸,为人倜儻负气,尝从伯兄给事公指受章句。”
分類:
受命
传授
《國語辭典》:
天命
拼音:
tiān mìng
1.天地万物自然的法则。《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荀子。天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2.天神所主宰的命运。《书经。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我兄说万事都是尽人事,听天命,自有个一定。」
3.天所赋予人的禀赋与本性。《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4.寿命。《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逊于不虞,以保天命。」
5.清朝太祖的年号(西元1616~1626)。
分類:
天命
上天
自然
天赋
天年
君权
意旨
规律
法则
天主
统治者
主宰
寿命
自称
命运
受命
《國語辭典》:
受命
拼音:
shòu mìng
1.受天之命。《书经。召诰》:「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汉兴以来,至明天子,……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
2.承教。汉。刘向《说苑。卷一○。敬慎》:「敬受命,愿闻馀教。」南朝宋。
颜延之
〈
白鹦鹉赋
〉:「思受命于黄发,独含辞而采言。」
3.获得生命。《庄子。德充符》:「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史记。卷七五。孟尝君列传》:「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
4.接受命令。《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石恶将会宋之盟,受命而出。」三国蜀。
诸葛亮
〈
出师表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也作「授命」。
分類:
获得
授命
受教
得生
接受
生命
牺牲
受任
任务
古帝
帝王
命令
自称
受命
巩固
统治
《國語辭典》:
上官
拼音:
shàng guān
1.属官对自己长官的尊称。《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
2.复姓。如汉有上官桀。
分類:
上官
复姓
高官
受命
上司
郡府
上任
长官
大官
《漢語大詞典》:
闻命(聞命)
接受命令或教导。
《左传·昭公十三年》
:“寡君闻命矣。” 宋
欧阳修
《治平二年与富彦国书》
:“虽承诲勤,未敢闻命也。” 清
赵翼
《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
》
:“ 代宗 登极,广拔淹瘁,君亦拜拾遗,闻命之后,君即逝矣。”
分類:
接受
受命
命令
教导
《國語辭典》:
正朔
拼音:
zhēng shuò
1.农历正月一日。
2.古代改朝换代时新立帝王颁行的新历法,后亦泛指历法。《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脩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士诚原没有统一之志,只此局面已自满足,也要休兵。因遂通款元朝,奉其正朔,封为王爵,各守封疆。」
分類:
正朔
农历
帝王
正月
月初
初一
历法
受命
《國語辭典》:
革命
拼音:
gé mìng
1.古时因天子受命于天,故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称为「革命」。《易经。革卦》:「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2.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剧烈变化,可形容于任何方面。如: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绿色革命。
3.专指政治权力或体制结构的根本性改变,通常采用武力或战争等方式推翻既有政权,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如: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分類:
革命
根本
社会
实施
变革
政治
改革
应天
经济
天命
大变
王者
压迫
受命
阶级
暴力
夺取
政权
《國語辭典》:
便道
拼音:
biàn dào
1.马路两旁供行人走的道路。
2.便捷的路。如:「这是通往泰山的便道。」
3.顺路。《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4.便说。如:「朋友重情谊,只要是合于礼法的事,便道是赴汤蹈火,亦不推辞。」
分類:
连词
人行道
顺路
近便
小路
正式
道路
即使
简易
马路
正在
拜官
修建
两边
受命
行人
修理
不必
临时
入朝
谢恩
《漢語大詞典》:
丕承
很好地继承。旧谓帝王承天受命,常曰“丕承”。
《
书·君奭
》
:“惟 文王 德丕承无疆之恤。” 汉
扬雄
《法言·问明》
:“ 成汤 ,丕承也; 文王 ,渊懿也。或问丕承,曰:‘由小致大,不亦丕乎?革 夏 以天,不亦承乎?’”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
:“今我小子丕承王业,式建伽蓝,用旌圣迹。” 明
张煌言
《答延平世子经书》
:“幸而老世臺丕承前业,壁垒增新。”
分類:
继承
帝王
承天
天受
受命
《國語辭典》:
专征(專征)
拼音:
zhuān zhēng
掌握军旅全权,不待天子命令,得专自征伐。汉。班固《白虎通。卷五。考黜》:「赐以弓矢,使得专征。」
分類:
专征
受命
擅自
自主
自进
征伐
《國語辭典》:
饮冰(飲冰)
拼音:
yǐn bīng
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唐。成玄英。疏:「诸梁晨朝受诏,暮夕饮冰,足明怖惧忧愁,内心熏灼。」比喻内心忧惧如焚。唐。
宋之问
送姚侍御出使江东
诗:「饮冰朝受命,衣锦昼还乡。」
分類:
受命
清苦
廉洁
从政
惶恐
焦灼
忧心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