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彙、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可取  拼音:kě qǔ
1.可以採用。《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
2.值得學習或讚許。如:「他做事認真負責,態度謙恭有禮,是個可取的青年。」《六十種曲本。明。徐霖。繡襦記。第二八齣》:「你並無一長可取,又無門路可投,自古道:『寧分數斗,莫增一口。』你今休怪,當場出醜。」
《國語辭典》:無盡藏  拼音:wú jìn zàng
1.無窮無盡的寶藏。宋。蘇軾 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2.中國佛教三階教派的經濟慈善機構。三階教此機構將信徒所供養的財物儲存,供天下寺院整修費用之補助,救濟貧苦的人,以及女性信徒禮懺之需;另外還提供借貸。《太平廣記》卷四九三:「武德中,有沙門信義習禪,以三階為業,于化度寺置無盡藏。」
《漢語大詞典》:待取
(1).待人取用。礼记·儒行:“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 陈澔 集说:“力行可使者人必取之,故君子之用於天下有所待而不求人焉。”
(2).等到。 唐 顾况 《谅公洞庭孤橘歌》:“待取天公放恩赦,儂家定作湖中客。”
《漢語大詞典》:拈韵(拈韻)
(1).随意取用某一韵做诗,与“限韵”相对。 清 李渔 《奈何天·逼嫁》:“拈韵做来的诗,不足取信,教他限个韵来。”
(2).指韵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 寇湄 ﹞能度曲,善画兰,粗知拈韵,能吟诗。”
《國語辭典》:径取(徑取)  拼音:jìng qǔ
擅自取用。《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凡此之輩,殺之之道非一,重者或徑取其首領及妻子。」
《漢語大詞典》:选求(選求)
挑选取用。后汉书·桓荣传:“时 显宗 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 荣 弟子 豫章 何汤 为虎賁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
《漢語大詞典》:取类(取類)
谓取用类似事物以说明本体。犹比喻。汉书·刑法志:“《洪范》曰:‘天子作民父母,为天下王。’圣人取类以正名,而谓君为父母,明仁爱德让,王道之本也。”
《漢語大詞典》:择取(擇取)
选择取用。荀子·君道:“必谨志之而慎自为择取焉。” 宋 苏辙 《乞再举台官状》:“伏乞特出圣旨下本臺及两制,分举八员,陛下择取四人用之。”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 晦庵 择取众説,颇为精简。” 鲁迅 《书信集·致孙用》:“蒙寄译诗,甚感。但极希望先生许我从中择取四首,于《奔流》中发表,馀二首附回。”
《國語辭典》:選取  拼音:xuǎn qǔ
挑選取用。如:「他在多張相片中選取滿意的參加攝影比賽。」
《國語辭典》:襲取  拼音:xí qǔ
1.趁其不備而奪取。如:「他們奉命襲取彈藥庫,切斷敵軍火力的支援。」《晉書。卷一○四。石勒載記上》:「如聞冰船盡在瀆中,未上枋內,可簡壯勇者千人,詭道潛渡,襲取其船,以濟大軍。」
2.沿用。如:「她襲取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編寫了這齣戲。」《清史稿。卷四八二。儒林列傳三。劉文淇列傳》:「尤肆力春秋左氏傳,嘗謂左氏之義,為杜注剝蝕已久,其稍可觀覽者,皆係襲取舊說。」
《漢語大詞典》:取事
(1).取用事例,应用典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校练务精,捃理须覈。”
(2).犹行事。 唐 马总 意林卷一引《太公金匮》:“源泉滑滑,连旱则絶。取事有常,赋敛有节。”《西游记》第十七回:“两粒仙丹,去与那妖上寿,把这丸大些的让与那妖。待那妖一口吞之, 老孙 便於中取事。”
《漢語大詞典》:裁取
犹酌取。谓裁度而取用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县官羈縻,示令威服,田户之租赋,裁取供办。” 宋 苏轼 《上皇帝书》:“当部送者,量远近裁取,以三月刻纳,不取其息。” 明 李东阳 《封太孺人杨母熊氏墓志铭》:“手自织辟,畜鷄豚,易钱穀,为朝夕费。裁取自给,餘悉致京师为旅资。”
分類:裁度取用
《國語辭典》:奉茶  拼音:fèng chá
1.端茶敬客。《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沈瓊枝坐了轎子,到門首下進來,杜少卿迎進內室,娘子接著,見過禮,坐下奉茶。」《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書坊裡老闆看見他到,早已趕出來招呼,讓到店堂裡請坐奉茶,少不得又寒暄了幾句。」
2.特指於路邊擺著茶壺、茶桶,讓路人自行取用的敬茶方式。
《漢語大詞典》:抓掀
取用,花费。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我着他,拣口儿食,换套儿穿,任抓掀,不是我拨万论千,常拚着卖了城南 金谷园 。”
分類:取用花费
《國語辭典》:提款  拼音:tí kuǎn
一種將儲存於金融機構的款項,領回取用的程序。如:「又沒錢用了,還不趕快到銀行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