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辅助货币(輔助貨幣)
亦简称“辅币”。 为辅助本位货币而发行的币值小的货币。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例如我国人民币元以下的角和分。
《國語辭典》:公司债券(公司債券)  拼音:gōng sī zhài quàn
股份公司为筹措资金所发行的债券。公司债券的持有者,可按期取利息,到期取回本金,但不能参与公司的经营。
《國語辭典》:兑换券(兌換券)  拼音:duì huàn quàn
1.古代地方政府或没有纸币发行权的银行,以及银号、钱庄、商号为了资金周转或补助市面货币短缺而发行的纸券,可向发行处兑换钞票或硬币。
2.泛指可用以换取物品的凭据。如:「凭本兑换券可换取电影票一张。」
《國語辭典》:纪念章(紀念章)  拼音:jì niàn zhāng
具有纪念价值的徽章或印戳。如:「收集纪念章是他的嗜好。」、「他把纪念章别在胸前参加抗战纪念会。」
《漢語大詞典》:会票(會票)
明 清 两代商人发行的一种异地支付钱款的凭证。原来是在一地交款领票,到另一地兑现的,后因金属货币不足,加以发行者的信用良好,这种会票便渐渐代替货币在市场流通。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钞:“ 唐宪宗 之飞钱,即如今之会票也。”红楼梦第十六回:“明日写一封书信,会票我们带去,先支三万两,剩二万存着。”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其法本於 唐 之飞钱, 宋 之交会,其用同於近日北五省之会票, 淮 南之根窝。”
《漢語大詞典》:轨币(軌幣)
经过统筹发行的货币。管子·山国轨:“穀反准,赋轨币。” 马非百 新诠:“轨币即由调查统计而得出之一定数量的货币。”
《國語辭典》:国库券(國庫券)  拼音:guó kù quàn
中央政府发行的短期有价證券。通常发行的目的分为二种,一为调节国库收支,而以国库为担保发行;二为调节市场短期资金的松紧,以稳定金融,种类可分为「甲种国库券」与「乙种国库券」。
《國語辭典》:关金券(關金券)  拼音:guān jīn quàn
我国旧时发行的钞券。抗战前后,政府为方便缴税而发行,当时系以海关金单位为基准,故称为「关金券」。关金券的图案统一,正面为孙中山像,背面为上海海关大楼,抗战胜利后流通到市面上。简称为「关金」。
《漢語大詞典》:边币(邊幣)
抗 日 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边区政府银行所发行的纸币。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二:“经济学教授不能解释边币和法币,当然学生也不能解释。”原注:“‘边币’是 陕甘宁边区 政府银行所发行的流通券。”《解放日报》1946.8.27:“ 晋察冀边区 发边币二十万万元。这些农贷,大部发到急需帮助的穷苦农民及抗属手中。”
《國語辭典》:版权页(版權頁)  拼音:bǎn quán yè
书内记载有版权登记的一页,中文书多印在封底内页,西文书印在书名页反面。版权登记事项一般包括出版品的著作人、出版人、出版地、发行人、发行地、出版时间和出版次数等,并注明行政院新闻局登记字号。
《漢語大詞典》:普及版
指书籍在原有版本外出版发行的用纸较次、开本较小、装订从简、定价较低,因而能大量销售的版本。
《漢語大詞典》:农币(農幣)
解放战争时期 华北 解放区西北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 周士第 《把敌人挤出去》:“严禁伪币在根据地内流通,巩固与提高农币。” 魏风 等《刘胡兰》:“拿干粮农币交给 老赵 。”
《漢語大詞典》:票银(票銀)
(1). 清 代钱法,可用政府发行的官票充当通货,兑换银钱,官票所值银额谓之“票银”。清史稿·食货志五:“定议票银一两抵制钱二千,钞二千抵银一两,票钞亦準是互相抵。”
(2). 清 代官府颁发给商人票证时征收的银钱。《清会典事例·户部·参务》:“ 乾隆 三年奏准:每票一张,收参四两,票银四两,其票银解交 盛京 户部充餉。如有剩票,送部查销。”清史稿·食货志二:“ 乾隆 元年,革除 龙江 、 西新 二关衙规票银。”
《国语辞典》:双周刊(双周刊)  拼音:shuāng zhōu kān
每两个星期发行一次的刊物。多为专门性的学术刊物。
《漢語大詞典》:上市公司
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全国性证券管理机构批准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的条件有: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开业在三年以上并连续盈利;按股本总额向社会公开其发行股份的比例;申请时的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