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9
词典
2
分类词汇
47
共47,分4页显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抽芽
茁芽
抽心
吐芽
发鲜
萌发
滋芽
发孚
萌芽
柔桑
勾萌
萌动
甲坼
麦芽
未芽
《國語辭典》:
抽芽
拼音:
chōu yá
植物发出芽来。
分類:
发芽
《漢語大詞典》:
茁芽
发芽。 元
吴澄
《次韵灵兴避暑》
:“梦云兰茁芽,惊见梓附桥。”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
附 魏建功
《不敢盲从》
:“我们真可怜可惨,虽然不准子弟登台的父兄很多,而一向情愿为艺术尽心,来做先锋的并没有畏缩;这才辟开‘爱美的为艺术的戏剧事业’的新纪元,所谓‘艺术戏剧根苗’始茁芽在沙漠的大地上。”
分類:
发芽
《國語辭典》:
抽心
拼音:
chōu xīn
草木发芽、生长。南朝梁。吴均〈行路难〉五首之一:「昔时抽心曜白月,今旦卧死黄沙中。」宋。
梅尧臣
〈
和师直早春雪后五垄道中作
〉诗:「草冻未抽心,松枯犹抱节。」
分類:
发芽
发于
《漢語大詞典》:
吐芽
发芽。 唐
温庭筠
《懊恼曲》
:“ 庐江 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 唐
薛能
《柳枝词》
之二:“晴垂芳态吐芽新,雨摆轻条溼面春。”
分類:
发芽
《漢語大詞典》:
发鲜(發鮮)
(1).犹发芽。
《
艺文类聚
》
卷八二引 晋 夏侯湛
《荠赋》
:“蒙严霜以发鲜,含盛阳而弗萌。”
(2).显现出鲜明或鲜艳的色彩。 唐
薛存诚
《祯石赋》
:“夫皪彩发鲜,隐起成妍,质非工斲,字乃神鐫。” 明
刘基
《清斋记》
:“丹葩发鲜,緑阴永昼。”
分類:
显现
现出
发芽
鲜明
鲜艳
色彩
《國語辭典》:
萌发(萌發)
拼音:
méng fā
1.开始发芽。如:「草木萌发」、「麦苗萌发了,远望像一方方嫩绿的绒毯。」《旧唐书。卷一六。穆宗本纪》:「是冬十月频雪,其后恒燠,水不冰冻,草木萌发,如正二月之后。」
2.比喻事物的产生或发生。如:「这件事使他萌发了创作意念。」明。方孝孺〈省庵记〉:「吾于言也省其或违乎理,于行也省其或戾于义,念虑之萌发也省其或汨于私而沦于欲。」
3.植物学上指种子自母体成熟之后,经过一段休眠时期,获得适当的湿度与温度后,重新恢复生长,称为「萌发」。
分類:
萌发
发芽
开始产生
产生
《國語辭典》:
滋芽
拼音:
zī yá
北方方言。指发芽。如:「这棵树已滋芽儿了。」
分類:
方言
发芽
《漢語大詞典》:
发孚(發孚)
发芽。
《
大戴礼记·夏小正
》
:“﹝正月﹞柳稊。稊也者,发孚也。” 王筠 正义:“柳稊者,柳眼也。云发孚者,初生拳曲,孚甲苞之,解发则成叶。
《
释名
》
云:‘甲,孚也。万物解孚甲而生也。’”
分類:
发芽
《國語辭典》:
萌芽
拼音:
méng yá
1.草木初生。《乐府诗集。卷三八。相和歌辞十三。古辞。孤儿行》:「春气动,草萌芽。」
2.比喻事物的开始。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文明小史》第一七回:「但是目下还在萌芽时代,有学问的书翻了出来,恐怕人家不懂,反碍销路。」
分類:
萌芽
草木
开始产生
产生
初生
发芽
事物
《漢語大詞典》:
柔桑
(1).指嫩桑叶。
《诗·豳风·七月》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郑玄 笺:“柔桑,穉桑也。”
《
魏书·李安世传
》
:“良畴委而不开,柔桑枯而不採。” 宋
王安石
《郊行》
诗:“柔桑採尽緑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
(2).始发芽的桑树。 唐
杜甫
《绝句漫兴》
之八:“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復纤纤。”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词:“谁家寒食归寧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分類:
发芽
桑叶
桑树
《國語辭典》:
勾萌
拼音:
gōu méng
草木初发的嫩芽,屈形称为「勾」,直形称为「萌」。《聊斋志异。卷一○。葛巾》:「惟徘徊园中,目注勾萌,以望其坼。」
分類:
草木
发芽
嫩芽
生长
《國語辭典》:
萌动(萌動)
拼音:
méng dòng
1.草木发芽。《礼记。月令》:「天地和同,草木萌动。」
2.开始发动。《汉书。卷六九。辛庆忌传》:「故奸轨不得萌动而破灭,诚万世之长册也。」
分類:
萌动
发芽
产生
《漢語大詞典》:
甲坼
谓草木发芽时种子外皮裂开。
《
易·解
》
:“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孔颖达 疏:“雷雨既作,百果草木皆孚甲开坼,莫不解散也。” 唐
杜甫
《种莴苣》
诗:“两旬不甲坼,空惜埋泥滓。” 宋
苏轼
《谢雪文》
:“四山暮散,万瓦晨白,驱攘疫癘,甲坼麰麦。” 公权
《社会主义讲习会第一次开会记事》
:“况植物甲坼之初,若瓦石障其上,则其根必避瓦石之障碍,转向他方以遂其茁生,足证物类有避障碍之天性。”
分類:
草木
发芽
种子
裂开
《國語辭典》:
麦芽(麥芽)
拼音:
mài yá
发芽的大麦种子。富含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在糖果、啤酒、酒精及发酵工业上,均用大麦芽作糖化剂。中医用于消食。
分類:
麦芽
发芽
大麦
入药
发明
《漢語大詞典》:
未芽
(1).亦作“ 未牙 ”。还没发生;还没萌动。 晋
江统
《函谷关赋》
:“经略封畿,因固设险……遏姦宄于未芽,殿邪伪于萌渐。” 唐
韩愈
《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
:“阳月时之首,阴泉气未牙。”
(2).尚未发芽。 宋
陆游
《塞上曲》
:“茫茫大磧吁可嗟,暮春积雪草未芽。”
分類:
尚未
发芽
萌动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