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丛箭(叢箭)
集中发射的箭。宋书·朱龄石传:“於是百弩俱发,又选善射者丛箭射之,虏众既多,弩不能制。”
分類:集中发射
《国语辞典》:弩炮(弩炮)  拼音:nǔ pào
武器名。一种发射石头机关装置。
《漢語大詞典》:舍放
发射,放射。诗·小雅·车攻“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唐 孔颖达 疏:“故令射者,舍放其矢,则如椎破物。”
分類:发射放射
《漢語大詞典》:矢旝
犹矢石。旝,发射的石块。晋书·卞壸传:“贼 峻 造逆,勠力致讨,身当矢旝,再对贼锋,父子并命,可谓破家为国,守死勤事。”新唐书·王式传:“ 式 徐被甲,引家僮乘城责让,矢旝交发,叛者走。”
《漢語大詞典》:蹶弩
(1).用脚踏发射的弩弓。 宋 苏舜钦 《滞舟》诗:“夕忧寇盗至,蹶弩映岸丛。”
(2).用脚踏强弩而发箭。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
《漢語大詞典》:射口
城垛和工事中发射枪炮的口子。 巴金 《团圆》:“他们还到了最前沿, 王芳 站在射口跟前唱歌。她唱得战士们个个满意。”
《國語辭典》:上膛  拼音:shàng táng
1.口腔内的上颚部分。
2.把枪弹推进枪膛,或把炮弹推进炮膛,准备发射。
《漢語大詞典》:送丸
谓发射弹丸。 晋 夏侯湛 《缴弹赋》:“张弱弓,理繁缴,望大羣以送丸,审追放而必获。”
《国语辞典》:快炮  拼音:kuài pào
发射速度甚快,口径在十五公分以内,每分钟可射数发。也称为「速射炮」。
《国语辞典》:火箭弹(火箭弹)  拼音:huǒ jiàn dàn
武器名。利用火箭发动机为动力发射的弹药。由弹头、推进装置、稳定装置所组成。
《國語辭典》:骲箭  拼音:bó jiàn
用骨制成箭头的箭。因将骨镂穴,所以射出时可发出响声,作为信号箭。参见「嚆矢」条。《资治通鉴。卷一三四。宋纪十六。宋顺帝升明元年》:「左右王天恩曰:『领军腹大,是佳射堋,一箭便死,后无复射,不如以骲箭射之。』帝乃更以骲箭射,正中其齐。」
《漢語大詞典》:豪矢
响箭。发射时箭未到而声先至。比喻事物的开端或先行者。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臣尚衣冠御郎十三年矣,前为豪矢,而后为藩蔽。”
《漢語大詞典》:点射(點射)
用机关枪、冲锋枪等自动武器,进行间歇的单发射击。 陶尔夫 《伐木者的旅行》:“‘砰砰--卡--卡、卡卡!’像机关枪点射似的,从我们背后响了起来,贪嘴的啄木鸟,就是在晚上也不愿休息。”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五章:“ 周大勇 爬到山洞口,用驳壳枪准确地点射,一枪一个,枪响敌人倒。”
《國語辭典》:连珠箭(連珠箭)  拼音:lián zhū jiàn
连续发射的箭。亦用以形容连续不绝的样子。《水浒传》第一七回:「那十四个人直到二更方才得醒,一个个爬将起来,口里叫得连珠箭的苦。」
《漢語大詞典》:趋发(趨發)
(1).急速发射。韩非子·八说:“狸首射侯,不当强弩趋发。” 梁启雄 注:“强弩趋发,指战阵上劲强的弓弩急速地射发。”
(2).指利箭。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篡卒力士者,所以絶阵取将也。劲弩趋发者,所以甘战持久也。”整理小组注:“趋发,利箭。”
(3).迅速出发。《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下》:“ 唐主 復如 氾水 ,备办行装,将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