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5,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咆哮
发策
呦呦
疾雷
发光
风篁
棋声
发号
内降
萤光
则气
活活
雷鼓
浚发
烟瘴
《國語辭典》:咆哮  拼音:páo xiāo
野兽的怒吼。唐。常建空灵山应田叟〉诗:「日入闻虎斗,空山满咆哮。」《三国演义》第三回:「果然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
《國語辭典》:咆哮  拼音:páo xiào
1.形容人在激怒时的吼叫。如:「大声咆哮」、「咆哮如雷」。
2.形容人气势勇猛刚健的样子。《抱朴子。外篇。清鉴》:「咆哮者不必勇,淳淡者不必怯。」唐。白居易汉高祖斩白蛇赋〉:「一呼而猛气咆哮,再叱而雄姿抑扬。」
《國語辭典》:发策(發策)  拼音:fā cè
策,策问。发策指拆阅策问的试题。后来应对所发出的问题也称为「发策」。《宋史。卷四二八。道学传二。尹焞传》:「少师程颐,尝应举,发策有诛元祐诸臣议。」
《國語辭典》:呦呦  拼音:yōu yōu
拟声词。形容鹿鸣声。《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诗:「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國語辭典》:疾雷  拼音:jí léi
1.迅雷、急雷。《文选。枚乘。七发》:「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红楼梦》第九六回:「黛玉听了这句话,如同一个疾雷,心头乱跳。」
2.比喻事情发生的迅速。如:「这件事情来的突如疾雷,真是出乎意料之外!」
《國語辭典》:发光(發光)  拼音:fā guāng
1.放射光辉。唐。李贺日出行〉:「白日下昆崙,发光如舒丝。」
2.分送完了,什么也没剩下。如:「免费供人使用的试用品,一下就发光了。」
《漢語大詞典》:风篁(風篁)
(1).谓风吹竹林。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 唐 郑谷 《少华甘露寺》诗:“石门萝径与天邻,雨檜风篁远近闻。” 清 杨焯 《游弁山资福寺呈霞彻师》诗:“一片风篁拥翠微,晚鐘初动白云稀。”
(2).指风吹篁竹发出的声响。 明 屠隆 《昙花记·尼僧说法》:“瓶水初澄,炉香正裊,簷角风篁清籟。”
(3).即 风篁岭 。岭下 龙井 产名茶。 清 龚自珍《会稽茶》诗:“茶星夜照 越 江明,不使 风篁 负重名。”参见“ 风篁岭 ”。
《漢語大詞典》:棋声(棋聲)
(1).弈棋中落子发出的声音。 宋 方岳 《深雪偶谈》:“观中人皆闔户昼睡,独闻棋声。”
(2).棋艺卓越的名声。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却是棋声传播,慕他才色的咽乾了涎唾,只是不能胜他,也没人敢启齿求配。”
《漢語大詞典》:发号(發號)
发出号令。《淮南子·览冥训》:“举事戾苍天,发号逆四时,春秋缩其和,天地除其德。”后汉书·耿弇传:“以义征伐,发号响应,天下可传檄而定。” 宋 梅尧臣 《吴冲卿鼓契》:“不知逄逄六街鼓,自此发号通帝闈。”《宋史·道学传三·朱熹》:“为今之计,独有断自圣心,沛然发号,责躬求言,然后君臣相戒,痛自省改。”
《漢語大詞典》:内降
谓不按常规经中书等省议定,而由宫内直接发出诏令。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先是僧官有闕,多因权要请謁内降补人,臺諫累有论列。 仁宗 因著令:‘僧官有闕,命两街各选一人,较艺而补。’”
《國語辭典》:萤光(螢光)  拼音:yíng guāng
某些物体受电磁波或带电粒子照射,吸收能量而放出电磁辐射的过程及现象。如硫化锌被阴极线撞击时,所发出的闪光,称为「萤光」。
《漢語大詞典》:则气(則氣)
谓发出气息。《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只见那人也不则声,也不则气。”
《國語辭典》:活活  拼音:huó huó
在活生生的状态下。《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我们到那里出兵,只消几天没有水吃,就活活的要渴死了,那里还能打什么仗!」
《國語辭典》:雷鼓  拼音:léi gǔ
1.八面鼓。一种古代祭神时所用的大鼓。《周礼。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荀子。解蔽》:「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2.雷声。《文选。枚乘。七发》:「混混庉庉,声如雷鼓。」
《漢語大詞典》:雷门(雷門)
古代 会稽 (今 浙江 绍兴 )城门名。因悬有大鼓,声震如雷,故称。汉书·王尊传:“ 尊 曰:‘毋持布鼓过 雷门 !’” 颜师古 注:“ 雷门 , 会稽 城门也。有大鼓。 越 击此鼓,声闻 洛阳 ,故 尊 引之也。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 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小官在吾兄根前,念《满庭芳》一闋,却似持布皷而过 雷门 ,岂不惭愧。” 清 沈起凤 《谐铎·隔牖谈诗》:“汝 吴 下 阿蒙 ,輒敢高持布鼓,过我 雷门 。”
《漢語大詞典》:浚发(浚發,濬發)
(1).迅速开发。 汉 桓宽 盐铁论·取下:“君篤爱,臣尽力,上下交让,天下平。‘浚发尔私’,上让下也;‘遂及我私’,先公职也。”按,诗·周颂·噫嘻作“骏发”。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是知牖民之道,在因其天性之和合,而浚发其资能之所固有。”
(2).谓很快显现出来。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爰始濯缨,清猷浚发。”浚,一本作“ 濬 ”。
濬發:从深处发出。 唐 柳宗元《祭杨凭詹事文》:“实期濬发,再光文陛。谁谓昊天,遽兹降厉。” 清 刘大櫆 《程府君墓志铭》:“其深爱之情,蔼然濬发於一室独知之地,而其家人咸被其风而化焉。” 揆郑 《哀政闻社员》:“天才濬发,则有 吴汝纶 。”
《國語辭典》:烟瘴(煙瘴)  拼音:yān zhàng
1.山林间因湿热蒸郁而成的毒气。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赛卢医不合赖钱勒死平民,又不合修合毒药致伤人命,发烟瘴地面,永远充军。」
2.古代将重犯发配边地充军的刑罚。《清史稿。卷一四三。刑法志二》:「明之充军,义主实边,……边远、极边、烟瘴为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