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反正  拼音:fǎn zhèng
1.由不正复归于正。三国魏。钟会 檄蜀文:「我太祖武皇帝,神武圣哲,拨乱反正。」
2.一反与一正。如:「相反可以相成,反正如能互用,困难自然迎刃而解。」
3.无论如何。如:「反正要来,不如早点来。」
4.敌对的一方向我方投降。如:「他率领部分弟兄,向政府军反正。」
《漢語大詞典》:革命反正
易·革“ 汤 武 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后因以“革命反正”谓变革天命,使之恢复正常。借指改朝换代。晋书·王异传:“昔 秦 为无道,百姓厌乱,巨猾陵暴,人怀 汉 德,革命反正,易以为功。”
《漢語大詞典》:革邪反正
革除错误,回到正道上。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荡汰积埃,革邪反正。”
《漢語大詞典》:反正拨乱(反正撥亂)
治理乱世,使之恢复安定、正常。语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唐 杜甫 《朝享太庙赋》:“嚮不遇反正拨乱之主,曾何以措其筋力与韜鈐,载其刀笔与喉舌,使祭则与,食则血。”
《漢語大詞典》:反正还淳(反正還淳)
见“ 反朴还淳 ”。
《漢語大詞典》:反朴还淳(反樸還淳)
复归于朴实、淳正。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朴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於世也?’” 明 归有光 《送许子云之任分宜序》:“尝愿天子与二三大臣,留意郡县,慎择守令,庶几有反朴还淳之渐。”亦作“ 反正还淳 ”。 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张罗峰:“今乃人人侈用,一变至此,诚不可不反正还淳。”
《漢語大詞典》:反正一样
表示情况虽然不同而结果并无区别。例如:反正去不去都一样。
《國語辭典》:拨乱反正(撥亂反正)  拼音:bō luàn fǎn zhèng
语本《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除去祸乱,归于正道。《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也作「拨乱反治」、「返正拨乱」。
《漢語大詞典》:匡乱反正(匡亂反正)
史记·太史公自序:“ 仲尼 悼礼废乐崩,追脩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於正。”后以“匡乱反正”,谓扶正乱世,使之恢复正常。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诸史上:“﹝ 司马迁 ﹞作《孔子世家》第十七,其意诸侯之得世其家者,以其知有天子而能匡乱反正也。”
《國語辭典》:左右  拼音:zuǒ yòu
1.左方与右方。《后汉书。卷七二。董卓列传》:「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大门过去,一个大天井。又几十层高坡上去,三座门。进去一座丹墀。左右两廊,奉著从祀历代先贤神位。」
2.附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文明小史》第三四回:「他左右一看没人,提起长衫,奋身一跃而过。」
3.称跟从的侍者为「左右」。《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三国演义》第三回:「至嘉德殿门,张让、段圭迎出,左右围住,进大惊。」
4.书札中常用的称谓敬辞,不直言对方本人,而称其侍者,以示尊敬。《史记。卷七○。张仪列传》:「是故不敢慝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战国策。燕策二》:「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
5.帮助、辅助。《诗经。商颂。长发》:「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唐。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以公用经术左右先帝五年,稔闻其德。」
6.控制、指挥。《国语。越语上》:「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7.背离,有二心。《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郅恽》:「恽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下也。」
8.反正。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小娘子,左右这里无人,我央及你咱。」《水浒传》第六二回:「左右是死,索性说了。」
9.上下、光景。多放在数量词后,表示约略之数。汉。王充《论衡。齐世》:「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彊老寿,百岁左右。」《董西厢》卷五:「我眼巴巴的盼今宵,还二更左右不来到。」
《國語辭典》:横竖(橫豎)  拼音:héng shù
1.横和直。如:「横竖长短相同可构成正方形。」
2.纵横交错。南朝梁。简文帝〈明月山铭〉:「緅色斜临,霞文横竖。」
3.反正,无论如何。《西游记》第二○回:「横竖想只在此山,我们寻寻去来。」《红楼梦》第二一回:「横竖我不出门,又不戴冠子勒子,不过打几根散辫子就完了。」
《漢語大詞典》:会胜(會勝)
无论如何;反正。《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想必那矮王八打重了,在屋里睡哩,会胜也得半个月,出不来做买卖。”《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娘每会胜也不看见他。他但往那里去就锁了门。”
《國語辭典》:翻调(翻調)  拼音:fān diào
反正。《醒世姻缘传》第九五回:「你想你又没带了多少人来,我听说还有跟的个小厮,翻调也只你两个。」
《漢語大詞典》:脱不了
方言。犹反正。表示情况虽然不同,而结果还是一样。《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四嫂待骑头口,偺家有马有骡,拣稳的四嫂骑,叫人牵着。若四嫂怕见骑头口,偺家里放着轿车。再不,坐了抬的轿。脱不了 珍哥 也去哩。”《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脱不了是一家人。”
《國語辭典》:左不过(左不過)  拼音:zuǒ bù guò
表决定的副词,表示不能出此范围,有反正、必然、一定的意思。《红楼梦》第六七回:「左不过在这几个院里,那里就丢了他?」也作「左不是」。
分類:反正
《國語辭典》:纵横(縱橫)  拼音:zōng héng
1.南北和东西。《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纵横骆驿,各有所趣。」《三国演义》第六○回:「回还二百八程,纵横三万馀里。」
2.合纵与连横。比喻外交手段。汉。陆贾《新语。辨惑》:「因其刚柔之势,为作纵横之术。」唐。魏徵〈述怀〉诗:「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也作「从衡」。
3.放肆、恣肆。《后汉书。卷一九。耿弇传》:「诸将擅命于畿内,贵戚纵横于都内。」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4.水流盘纡,波浪起伏的样子。宋。王安石 即事诗:「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5.杂错众多。《文选。左思。吴都赋》:「钩铒纵横,网罟接绪。」宋。苏轼〈凤翔八观诗。石鼓歌〉:「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
6.数学上几何学称直线为「纵」,平线为「横」。
《漢語大詞典》:纵衡(縱衡)
见“ 纵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