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反对(反對)  拼音:fǎn duì
1.不赞成。如:「由于可行性不高,众人都反对他所提出的方案。」
2.一种对偶修辞法。指情况相反,而意趋相合。如汉王粲〈登楼赋〉的「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一句,钟仪、庄舄处境不同,而同思故乡。
《漢語大詞典》: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1930年5月为反对红军中的教条主义而写。原名《调查工作》。编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从认识论高度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论断。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强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國語辭典》:反对党(反對黨)  拼音:fǎn duì dǎng
民主政治趋于成熟后,对执政党的政策、措施等加以批评,在立法时表示反对意见,或阻碍、破坏,使执政党失败,而以合法的、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治权力的政党。
分類:国家
《漢語大詞典》:反对概念
同一个属概念下两个外延互相排斥、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概念。如“动物”和“植物”就是反对概念,因为它们的外延互相排斥,其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生物”的外延。
《漢語大詞典》:反对派
对习俗、法律、政策或运动的反对者
特指反对某项事物(如一项政策或政党)的集体
辩论时持反对意见的一派
犹太教用语,特指坚持传统教义而反对18世纪中叶东欧哈西德运动的犹太人
凡事抗议的人
《漢語大詞典》:反对判断
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的两个判断。如“逻辑学是无用的”和“逻辑学是万能的”就是反对判断。对于反对判断,可以由一个判断之真推出另一个判断之假,但不能由一个判断之假推出另一个判断之真。
分類:但可判断
《高级汉语词典》:反对票  拼音:fǎn duì piào
否定的答复∶表明反对的一票
《漢語大詞典》:反对数
又称“逆对数”。如果正数n的对数为b,则称n为b的反对数,记作n=log^-1_ab(a〉0,a≠1)。反对数就是由已知对数b去求出相应的真数n。
分類:对数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