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吁咈都俞  拼音:xū fú dū yú
形容君臣议事融洽。参见「都俞吁咈」条。
《漢語大詞典》: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義)
指 孙中山 在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即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主义;建立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的民权主义和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民生主义。这时期的三民主义以联 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其实质,也称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 《纪念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國語辭典》:心谤腹非(心謗腹非)  拼音:xīn bàng fù fēi
嘴里不说,却在心里反对、责骂。《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虑群下疑惑,心谤腹非。」
《国语辞典》:流产政变(流产政变)  拼音:liú chǎn zhèng biàn
政治上的反对人士,从事推翻原有政权的行动或计画失败。如:「苏俄在西元一九九一年发生了一次流产政变。」
《国语辞典》:民意向背  拼音:mín yì xiàng bèi
人民心意的拥护或反对。如:「民意向背,可以看出施政的得失。」
《国语辞典》:世界主义(世界主义)  拼音:shì jiè zhǔ yì
反对狭隘的国族主义,提倡世界上所有人类同属一个社群,应该彼此平等对待、尊重文化差异的一套思想主张。
《国语辞典》:古文运动(古文运动)  拼音:gǔ wén yùn dòng
唐韩愈、柳宗元等,反对唐初骈俪的文风,力主文以载道之说,欲以先秦、两汉的散文代替骈文,宋欧阳修等继之,遂使古文成为文章正宗,是为「古文运动」。
《国语辞典》:和平主义(和平主义)  拼音:hé píng zhǔ yì
主张一切争端以仲裁解决,反对一切战争与武力冲突的思想。
《国语辞典》:反托拉斯  拼音:fǎn tuō lā sī
为维持公平竞争,反对企业独占市场,称为「反托拉斯」。
《国语辞典》:公开外交(公开外交)  拼音:gōng kāi wài jiāo
主张外交谈判应尽量予以公开,反对列强签定密约,以牺牲弱小国家。
《国语辞典》:经济罢工(经济罢工)  拼音:jīng jì bà gōng
带有经济性质的同盟罢工,目的为要求增加工资或反对减少工资。
《国语辞典》:结构主义(结构主义)  拼音:jié gòu zhǔ yì
一种新的哲学思潮,反对现象学及存在哲学,主张世界是实在的,一切事物绝对受自然法则所支配,人仅是这世界的一部分而已。
《国语辞典》:新理想主义(新理想主义)  拼音:xīn lǐ xiǎng zhǔ yì
一种欧洲的思想潮流。反对自然主义与机械论的人生观,而特别著重精神生活。表现于文学,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因而产生象徵主义、新浪漫主义等流派;表现于美术,受拉斐尔前派写实主义运动的影响,其浪漫的幻想,甚至包含唯美主义的心情。
《国语辞典》:不信任投票  拼音:bù xìn rèn tóu piào
国会反对内阁的政策,因而投票作不信任的表示,以迫阁揆去职的制度。
《国语辞典》:西发里亚条约(西发里亚条约)  拼音:xī fā lǐ yà tiáo yuē
西元一六一八年波希米亚和奥地利为反对皇帝专制统治和强制推行天主教而起,开启三十年战争的序幕,至一六四八年签订西发里亚条约而结束。内容是法国得到亚尔萨斯的大部分,而瑞典、巴伐利亚等国也扩大领土,承认荷兰和瑞士独立,确认德意志诸侯的主权,加强帝国议会的权力,削弱皇帝和选侯的权力,规定天主教、路德宗、喀尔文宗信徒均享有平等权利。使得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法国雄霸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