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相关人物
反复字
相关人物
葛洪
《抱朴子》卷五十〈外篇·自叙〉~652~
洪者,君之第三子也。生晚,为二亲所娇饶,不早见督以书史。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夙失庭训,饥塞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又累遭兵火,先人典籍荡尽,农隙之暇无所读。乃负笈徒步行借,又卒于一家,少得全部之书。益破功日伐薪卖之,以给纸笔,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坐此之故,不得早涉艺文。常乏纸,每所写,反覆有字,人鲜能读书也。
洪者,君之第三子也。生晚,为二亲所娇饶,不早见督以书史。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夙失庭训,饥塞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又累遭兵火,先人典籍荡尽,农隙之暇无所读。乃负笈徒步行借,又卒于一家,少得全部之书。益破功日伐薪卖之,以给纸笔,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坐此之故,不得早涉艺文。常乏纸,每所写,反覆有字,人鲜能读书也。
例句
莫惊反掌字,当取葛洪规。 李峤 纸
《漢語大詞典》:回还(迴還)
(1).犹往返,来回。 南朝 宋 武帝 《自君之出矣》诗:“思君如日月,回还昼夜生。” 宋 朱松 《西湖泛舟》诗:“风艇纵看山转侧,烟堤儘逐水回还。”
(2).返回原处。回来。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一折:“早回还,教公子开颜。”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半夜里恰回还,抵多少夕阳归去晚。”
(3).返回原处。回去。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船,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回还。” 清 洪升 《长生殿·合围》:“听罢了令……各自里回还,镇守定疆藩。”
(4).犹反复。 唐 李峤 《汾阴行》:“路逢故老长叹息,世事回还不可测。”
(1).退却;返回。《汉书·王尊传》:“及水盛隄坏,吏民皆奔走。唯一主簿泣在 尊 旁,立不动。而水波稍却迴还。”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夫一志直往无迴还之虑、瀟洒任理无累着之心者,此乃保仙之子也。”《百喻经·与儿期早行喻》:“飢渴欲死,寻復迴还,来见其父。”
(2).回环曲折。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交错纠纷,迴还倚伏。” 元 张可久 《折桂令·皆山楼即事》曲:“爱楼居四面皆山。图画横陈,步障迴还。”
(2).返回原处。回来。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一折:“早回还,教公子开颜。”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半夜里恰回还,抵多少夕阳归去晚。”
(3).返回原处。回去。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船,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回还。” 清 洪升 《长生殿·合围》:“听罢了令……各自里回还,镇守定疆藩。”
(4).犹反复。 唐 李峤 《汾阴行》:“路逢故老长叹息,世事回还不可测。”
(1).退却;返回。《汉书·王尊传》:“及水盛隄坏,吏民皆奔走。唯一主簿泣在 尊 旁,立不动。而水波稍却迴还。”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夫一志直往无迴还之虑、瀟洒任理无累着之心者,此乃保仙之子也。”《百喻经·与儿期早行喻》:“飢渴欲死,寻復迴还,来见其父。”
(2).回环曲折。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交错纠纷,迴还倚伏。” 元 张可久 《折桂令·皆山楼即事》曲:“爱楼居四面皆山。图画横陈,步障迴还。”
《漢語大詞典》:翻倒
(1).犹翻转。形容在狂喜或惊惧中不能自持。 唐 杜甫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仇兆鳌 注:“翻倒,翻喜为悲也。”
(2).犹推翻,推倒。《元典章·圣政一·抚军士》:“管军官放钱违例,多要利息及翻倒文契者,詔书到日,尽行倚阁。”
(3).倾覆,倒下。《三侠五义》第十九回:“一声呐喊,将他翻倒在地,打了二十。” 巴金 《新生·五月二十七日》:“一辆载砖瓦的小车翻倒在地上,推小车的人在那里用力,想把车子弄起来。”
(4).犹反复。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四出:“大士 鱼篮 点化的时候,若是一把扯住他,也省得后来许多翻倒。”
(2).犹推翻,推倒。《元典章·圣政一·抚军士》:“管军官放钱违例,多要利息及翻倒文契者,詔书到日,尽行倚阁。”
(3).倾覆,倒下。《三侠五义》第十九回:“一声呐喊,将他翻倒在地,打了二十。” 巴金 《新生·五月二十七日》:“一辆载砖瓦的小车翻倒在地上,推小车的人在那里用力,想把车子弄起来。”
(4).犹反复。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四出:“大士 鱼篮 点化的时候,若是一把扯住他,也省得后来许多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