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馀姚县(馀姚县)  拼音:yú yáo xiàn
县名。位于浙江省绍兴县之东,濒姚江北岸,沪杭甬铁路南段经此。今大陆地区改作余姚县。
《国语辞典》:诸暨县(诸暨县)  拼音:zhū jì xiàn
县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东南、浦阳江西北岸,浙赣铁路经此。因境内有诸山、暨浦而得名。
《国语辞典》:宣城县(宣城县)  拼音:xuān chéng xiàn
县名。位于安徽省芜湖县东南,濒水阳江西岸,京赣铁路经过,以产宣纸著名。
《国语辞典》:溧阳县(溧阳县)  拼音:lì yáng xiàn
县名。位于江苏省宜兴县西。因位在溧水北边而得名。
《国语辞典》:邳县(邳县)  拼音:péi xiàn
县名。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北,介于武河与东泇河之间。城西有黄石山,相传为汉黄石公隐处,旧为州。
《国语辞典》:酃县(酃县)  拼音:líng xiàn
县名。位于湖南省东境偏南,与江西省交界。始置于宋,民国三年置县。境内盛产水果、茶叶等。
《国语辞典》:浠水  拼音:xī shuǐ
1.河川名。源于湖北省英山县大别山,西南流至浠水县注入长江。
2.县名。参见「浠水县」条。
《国语辞典》:永嘉县(永嘉县)  拼音:yǒng jiā xiàn
县名。在浙江省境东南,东临东海,滨瓯江南岸,输出以木材、瓯绸、药品及烟草等为主。
《国语辞典》:江宁县(江宁县)  拼音:jiāng níng xiàn
县名。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宁为江宁、上元两县,江宁府治;今将城市附近地划入南京市。境内多丘陵,农产不丰富。
《国语辞典》:湘潭县(湘潭县)  拼音:xiāng tán xiàn
县名。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之南,湘、涟二水会合处。境内土地肥沃,农产以米、棉花、苧麻、桐油为主。湘黔铁路经此,为水陆交通要冲,今发展成工商都市,棉纺织、食品加工、电力、炼铜等工业十分发达。
《国语辞典》:宜兴县(宜兴县)  拼音:yí xīng xiàn
县名。在江苏省南部,东濒太湖。旧为宜兴、荆溪二县。制陶历史悠久,素有陶都之称。
《国语辞典》:鄢陵县(鄢陵县)  拼音:yān líng xiàn
县名。位于河南省中部,许昌县东北,大浪河上源。春秋时为郑邑,晋曾败楚于此。
《国语辞典》:吐鲁番(吐鲁番)  拼音:tǔ lǔ fān
县名。在迪化市东南,位于天山南麓,旧为厅。清光绪七年依中俄伊犁条约,开作商埠。也作「吐鲁番县」。
《国语辞典》:榆次县(榆次县)  拼音:yú cì xiàn
县名。位于山西省境中部,太原市东南。因境有榆次山而得名。县内盛产煤、铁,制为刀剪锋利著称,即古所称「并州剪」。为正太、同蒲铁路交会点。今大陆地区将本县废去,改设榆次市,仍属山西省。
《国语辞典》:昌平县(昌平县)  拼音:chāng píng xiàn
县名。原为河北省的一个县,西元一九五六年划入北京市,后改称昌平区。扼居庸关南口,曾为北京市北方防禦第一要隘。京包铁路与京通铁路交会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