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47,分9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休道太原师
原尝春陵
原夫辈
原父贡父
原上篇
原思病
原隰
词典
中原
平原
九原
太原
郊原
川原
原上
原野
典故
休道太原师

相关人物
周宣王


《国语》卷一《周语上》
「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三国吴·韦昭注:「料,数也。」

例句

汉武惭夸朔方地,周宣休道太原师。 杜牧 今皇帝陛下一诏徵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睹圣功辄献歌咏

典故
原尝春陵

相关人物
平原君
 
孟尝君


《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2365~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例句

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李白 扶风豪士歌

典故
原夫辈


《太平广记》卷一百八十一〈贡举四·贾岛〉~350~
贾岛不善呈试,每试,自叠一幅,巡铺告人曰:「原夫之辈,乞一联!乞一联!」
典故
原父贡父

相关人物
刘攽
 
刘敞


《东坡志林》卷一〈记游·记刘原父语〉~6~
昔为凤翔幕,过长安,见刘原父,留吾剧饮数日。酒酣,谓吾曰:「昔陈季弼告陈元龙曰:『闻远近之论,谓明府骄而自矜。』元龙曰:『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清修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所敬如此,何骄之有?馀子琐琐,亦安足录哉!』」因仰天太息。此亦原父之雅趣也。吾后在黄州,作诗云:「平生我亦轻馀子,晚岁谁人念此翁?」盖记原父语也。原父既没久矣,尚有贡父在,每与语,今复死矣,何时复见此俊杰人乎?悲夫!
《宋史》卷三百一十九〈刘敞列传〉~0383~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以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欧阳脩每于书有疑,折简来问,对其使挥笔,答之不停手,脩服其博。长于春秋,为书四十卷,行于时。弟攽,子奉世。
《宋史》卷三百一十九〈刘敞列传·(弟)刘攽〉~0388~
攽所著书百卷,尤邃史学。作汉刊误,为人所称。预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专职汉史。
典故
原上篇


《毛诗正义》卷九之二〈小雅·鹿鸣之什·常棣〉~320~
毛诗序:「「〈常棣〉,燕兄弟也。闵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焉。」

例句

沉劣本多感,况闻原上篇。 卢纶 奉和陕州十四翁中丞寄雷州二十翁司户

典故
原思病

相关人物
原思


《论语注疏·雍也》~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例句

孰谓原思病,非关宁武愚。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

典故

《毛诗正义》卷十三之二〈小雅·谷风之什·信南山〉~460~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汉·毛亨传:「甸,治也。畇畇,垦辟貌。曾孙,成王也。」东汉·郑玄笺云:「信乎彼南山之野,禹治而丘甸之。今原隰垦辟,则又成王之所佃。」
《國語辭典》:中原  拼音:zhōng yuán
1.平原之中。《诗经。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而不辞也。」
2.黄河下游一带,包括河南的大部分、山东的西部,河北、山西的南部及陕西的东部。《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宋。陆游 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中国。《文选。张衡。东京赋》:「文德既昭,武节是宣,三农之隙,曜威中原。」唐。魏徵〈述怀〉诗:「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國語辭典》:平原  拼音:píng yuán
平坦广阔的原野。《左传。桓公元年》:「秋,大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文选。王粲。七哀诗二首之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國語辭典》:九原  拼音:jiǔ yuán
1.九州大地。《国语。周语下》:「汨越九原,宅居九隩。」南朝宋。鲍照〈松柏篇〉:「永离九原亲,长与三辰隔。」
2.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后泛指墓地。唐。韦庄〈感怀〉诗:「四海故人尽,九原新冢多。」唐。皎然〈短歌行〉:「萧萧烟雨九原上,白杨青松葬者谁?」
3.九泉,人死后居住的地方。宋。苏轼 亡妻王氏墓志铭:「君得从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呜呼哀哉!」《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你与我事母养子,才是本等。我在九原亦可瞑目。」
《國語辭典》:太原  拼音:tài yuán
1.城市名。参见「太原市」条。
2.地名。山西省旧府,阳曲县为其旧治。
《國語辭典》:郊原  拼音:jiāo yuán
郊外的平原。宋。苏轼 游鹤林招隐诗:「郊原雨初霁,春物有馀妍。」宋。陆游 村居书触目诗:「雨霁郊原刈麦忙,风清门巷晒丝香。」
分類:原野
《漢語大詞典》:川原
(1).江河之源。国语·周语下:“且絶民用以实王府,犹塞川原而为潢污也,其竭也无日矣。”
(2).指江河。汉书·沟洫志赞:“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於 四瀆 ,而 河 为宗。”
(3).河流与原野。 唐 陈子昂 《晚次乐乡县》诗:“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唐 杜甫 《垂老别》诗:“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4).指原野。 宋 王安石 《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 陈毅 《过黄泛区书所见》诗:“三过黄泛区,走跄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骈字类编》:原上
唐 元稹 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 当时为我赛乌人,死葬咸阳原上地。
唐 杜牧 长安雪后 车马满城原上去,岂知惆怅有闲人。
分类:原上
《國語辭典》:原野  拼音:yuán yě
平原旷野。《文选。王粲。登楼赋》:「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马牛孳畜,遍满原野。」
《國語辭典》:原隰  拼音:yuán xí
广大平坦和低洼潮湿的地方。《国语。周语上》:「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文选。张衡。归田赋》:「原隰郁茂,百草滋荣。」